重磅!2023年中國及31省市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匯總及解讀(全)金融標準化助推金融科技發展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恒生電子(600470.SH);神州信息(000555.SZ);宇信科技(300674.SZ);信雅達(600571.SH)等
本文核心數據:金融科技相關政策
1、政策歷程圖
從1993年,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金融體制改革的決定》,首先明確提出要加快金融電子化建設,隨后經過了長時間的金融信息化和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后,2014年互聯網金融被寫入了政府報告,2016年被寫入“十三五”科技創新規劃。之后在2017年央行正式成立金融科技委員會,標志著金融科技行業的正式崛起,2019年金融科技業首份頂層文件《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規劃(2019-2021年)》發布,為科技金融發展指明道路。隨著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金融監管逐漸引起大眾的重視。2022年,《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頒布進一步完善了金融風險防控標準。具體政策演變歷程如下:
2、國家層面政策匯總及解讀
——國家層面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匯總
當前國家層面的金融科技行業政策主要以鼓勵類為主,國家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加快海洋裝備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培育智能光伏示范企業、優先發放補貼和加大信貸支持力度等措施,均是對發展金融科技提供有力的保障。
——《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解讀
2022年1月,中國人民銀行印發《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22—2025年)》。《規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制定,提出新時期金融科技發展指導意見,明確金融數字化轉型的總體思路、發展目標、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
《規劃》分為發展環境、總體部署、重點任務和實施保障四部分。其中重點任務包括八個方面,即“健全金融科技治理體系、充分釋放數據要素潛能、打造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深化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激活數字化經營新動能、加快金融服務智慧再造、加強金融科技審慎監管、夯實可持續化發展基礎。”
——《金融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解讀
《規劃》提出,到2025年,與現代金融體系相適應的標準體系基本建成,金融標準化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質量效益和生態效益充分顯現,標準化支撐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與此同時,規劃中主要圍繞現代金融管理、健全金融市場體系等七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具體發展重點如下:
3、各省市層面的政策匯總及解讀
——31省市金融科技行業政策匯總
2020年前后,全國各地相繼出臺金融科技及相關產業相關政策,政策圍繞金融管理中心建設、金融風險管理、金融服務能力等領域展開。
——31省市金融科技行業發展目標解讀
總體來看,全國主要省份均制定了明確的金融領域發展規劃,其中金融科技、數字金融和圍繞金融科技人才培養成為了全國主要省份聚焦的發展戰略。
更多行業相關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金融科技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金融科技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金融科技產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