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文化旅游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政府持續加大文旅資金投入【組圖】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曲江文旅(600706);新華聯(000620);鋒尚文化(300860);三湘印象(000863);宋城演藝(300144)等
本文核心數據:中國人均文化和旅游事業費;中國文化旅游行業盈利特性;中國文化旅游行業增長特性
中國文化旅游迎來發展黃金期
文化旅游作為文化與旅游的融合產業,《“十四五”文化和旅游發展規劃》中指出,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推動文化和旅游更廣范圍、更深層次、更高水平融合發展,推進文化和旅游業態融合、產品融合、市場融合。同時,根據《全國文化文物和旅游統計調查制度》,我國將旅游界定為不以謀求職業或獲取報酬為目的,離開慣常居住地,在外停留超過6小時,但不足12個月,到其他地方(旅行距離超過10公里)參觀、游覽、度假、探親訪友、療養、出差(包括考察、參加會議、商務、銷售等)或從事經濟、科技、文化、教育、宗教等方面的活動。
根據上述對文旅行業的界定,我國文旅產業起始于上世紀七十年代末,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至今五十年來,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翻天覆地的變化和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文旅產業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目前,文旅融合發展如火如荼,成為中國經濟增長新極點,整體更新迭代,行業迎來了發展黃金期。
文旅行業資金投入保持增長態勢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落實文化和旅游部部門預算60.23億元,落實中央補助地方轉移支付資金46.71億元。運用全覆蓋審計、績效管理等手段,提高資金資產使用管理效能。
2021年,全國文化和旅游事業費1132.88億元,比上年增加44.62億元,增長4.1%;全國人均文化和旅游事業費80.20元,比上年增加3.12元,增長4.0%。文化和旅游事業費占財政總支出的比重為0.46%,比上年提高0.02個百分點。
文旅行業盈利及增長能力強
從盈利能力上來看,目前,中國文化旅游行業整體盈利較好,毛利率及資產收益率表現良好。中國文化旅游行業的盈利特性如下:
注:為剔除疫情影響,此處選擇疫情前2019年數據進行分析,樣本來源于ifind旅游板塊。
從行業增長能力上來看,目前,中國文化旅游行業增長能力較好,行業主要增長特性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文化旅游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文化旅游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文化旅游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文化旅游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