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3: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雙星新材(002585)、激智科技(300566)、東材科技(601208)、長陽科技(688299)等等
本文核心數據:光學薄膜行業競爭梯隊;光學薄膜市場集中度;
1、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競爭梯隊
目前國際上僅美國(如美國3M)、日本(如東麗、帝人)、韓國(如韓國SKC)、中國(如長陽科技、航天彩虹、雙星新材、合肥樂凱)等少數國家掌握了光學膜等特種功能聚酯薄膜的生產加工制造技術,因此屬于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行業。
中國光學薄膜發展歷史較短,多數企業技術水平與國際領先企業仍有一定差距。國際廠商因歷史悠久起步較早,行業經驗豐富,研發生產技術先進等原因,我國特種功能膜長期依賴進口,被國外企業所壟斷,日本東麗、日本帝人和韓國SKC等國外企業長期以來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近年來,國內廠商加速發力,在反射膜、擴散膜等部分產品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產替代的趨勢日益明顯。如長陽科技的核心產品反射膜的性能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年銷售量已經超過了日本東麗、日本帝人等國外巨頭,目前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
綜合來看,目前中國光學薄膜市場主要是日本、韓國的國際廠商占據高端市場份額,如偏光片、高端增亮膜等,其核心基材如PVA、TAC等產品被掌握在國際廠商中,中國主要依賴進口或只能生產中低端產品;但部分光學薄膜產品中國企業已取得優異的進步,如長陽科技的反射膜產品。
2、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市場份額
2021年,在國內品牌中,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是雙星新材、裕興股份、長陽科技、激智科技、道明光學等。結合2021年各大品牌光學薄膜業務營收規模及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市場規模,經分析,目前雙星新材為中國光學薄膜行業龍頭企業,市場份額占比約4%。
3、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市場集中度
中國光學薄膜行業不同細分產品市場集中度差異較大。在偏光片市場中,日本企業日東電工、住友化學和韓國LG化學占據約80%市場份額。在增亮膜領域,美國3M專注開發手機用高端復合增亮膜,在高端增亮膜領域形成具有獨特競爭優勢的技術壁壘。在擴散膜及反射膜領域,日本惠和、智積電、韓國SKC等日韓企業占據市場份額較高,而中國的長陽科技在液晶顯示用反射膜領域市場份額較高。
目前,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大陸頭部企業主要有雙星新材、激智科技、長陽科技、東材科技、斯迪克、航天彩虹等,結合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市場規模及頭部企業光學薄膜業務營收情況,初步測算,中國光學薄膜行業頭部企業CR5市場份額約15%,目前中國光學薄膜行業市場集中度較低。
4、中國光學薄膜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光學薄膜行業的上市公司中,雙星新材、激智科技、東材科技、斯迪克、航天彩虹業務多元化程度較高,涉及業務較為豐富;在光學薄膜業務專注度上,長陽科技該項業務占比較大,而航天彩虹的光學薄膜業務專注度較低。長陽科技是國內反射膜細分行業龍頭企業,市場占有率全球第一。
5、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目前,我國光學薄膜行業上游主要是石油煉化相關企業,集中度較高,而光學基膜產品目前外資企業在全球內處于壟斷地位,因此上游議價能力較強;下游主要需求是液晶顯示面板等產品,由于光學薄膜產品同質化有所上升,導致下游議價能力有所加強。行業進入壁壘高,因此新進入者威脅較小;光學薄膜仍是各類消費電子產品的材料之一,產品替代風險較低;市場上內資企業國產替代的步伐不斷加快,市場競爭較為激烈。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光學薄膜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學薄膜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學薄膜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學薄膜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