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及發展趨勢分析 國產化替代趨勢明顯【組圖】
本文核心數據: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眼科醫療耗材市場結構
市場規模已突破70億元
眼科醫療耗材主要包括人工晶體、視力矯正鏡片及其他醫療耗材,其可應適用于不同的場景。作為手術植入物的代表,人工晶體為于白內障手術期間摘除的人眼晶狀體之人工替代物。視力矯正鏡片包括屈光不正矯正鏡片和人工虹膜。屈光不正矯正鏡片指角膜塑形鏡(OK鏡)、硬性透氣鏡片(RGP)及鞏膜鏡片,該等鏡片對屈光不正的治療具有改善視力、預防近視等疾病進一步發展及減輕干眼癥患者痛苦的作用。人工虹膜是一款用于治療眼睛虹膜受損或無虹膜的情況。其他醫療耗材包括人工晶體以外的手術植入物及手術器械。人工晶體以外的手術植入物主要包括眼科用重水、硅油及眼用氣體。手術器械包括測量儀、眼窺鏡、眼瞼牽引器、角膜切開器、虹膜刀、剪刀、刮刀、鑿子等。
2017年以來中國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呈增長態勢,其中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響,市場規模有所下降,到2021年,中國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達到約75億元。
人工晶體市場規模最大
人工晶狀體能夠提高視力、維持眼睛正常結構、保持眼睛正常屈光度,目前主要應用于近視、白內障和老花眼等眼科手術中。2021年,中國人工晶狀體市場規模達到了46億元,占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的61%,為我國眼科醫療耗材最大的細分市場。
國產化替代趨勢明顯
目前在中國眼科醫療器械市場中,外資品牌占據著絕對優勢,然而在“帶量采購”和兩票制等政策的激勵下,國產化替代趨勢越來越明顯。在眼科醫療耗材領域,國內眼科耗材生產成本更低,在中低端耗材市場與國外廠商相比具有較為明顯的價格優勢。目前市場上代表性較強的企業包括生產人工晶狀體和角膜塑形鏡的昊海生科、愛博醫療以及歐普康視。
近視手術普及率上升,耗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我國眼病患病率和人民收入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選擇采取手術或視力矯正的方式改善眼部問題;根據愛爾眼科發布的《中、歐國際近視手術白皮書》,2018-2021年愛爾中國眼科手術量翻了一倍,而晶體植入術(ICL)等近視手術新技術越來越收到中國近視人群的青睞。
隨著中國眼科醫療市場規模的擴大,中國眼科醫療耗材需求也會隨之增長,未來五年增速將保持在17%左右,到2027年,中國眼科醫療耗材市場規模將突破190億元。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眼科器械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政策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眼科器械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眼科器械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眼科器械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