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素質教育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市場需求大幅增加【組圖】
教育培訓行業主要上市公司:新東方(EDU)、中公教育(002607)、達內科技(TEDU)、東大正保(DL)等
本文核心數據:素質教育市場規模、在校生規模、家庭教育開支占比分布等
2021年出臺的“雙減”政策明確要求全面規范校外培訓行為,各地不再審批新的面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現有學科類培訓機構統一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對原備案的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改為審批制;同時對培訓機構融資活動也加強了限制。嚴控課外輔導培訓市場的同時,教育部也為遭受重創的教育培訓機構指明了新的方向,即積極轉型,向素質教育方向發展。
適齡學生超兩億
素質教育的主要對象是在校學生。根據教育部數據,截至2020年,我國幼兒園到高中階段在校學生總人數已達到2.45億人,龐大的學生群體為素質教育發展帶來了無限可能。
家庭教育開銷向素質教育傾斜
近年來,人才競爭越發激烈,家長對孩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家庭教育投入逐年增加。2021年艾瑞中國城市家庭消費調研數據顯示,在擁有3-15歲子女的家庭中,教育開銷比例占比31%及以上的家庭數量占15.9%,開銷占比21-30%的家庭數量占34.5%,開銷占比11-20%的家庭數量占41.5%,僅有8.1%的家庭子女教育開銷占比在10%以下。
當代80后、90后作為新一代家長,教育觀念更加具有前瞻性,也更加注重子女的素質教育。從調研結果來看,人格健全、理性思維、自我管理等核心素質在中國家長家庭教育觀念中處于重要地位。
“雙減”政策出臺前,盡管學科輔導類課程是小學及初中學生參與最多的課外課程,但戶外運動、藝術等素質教育類課程參與度也均超過20%。2021年“雙減”政策實施后,學科輔導類教育培訓難以實現,家長對素質教育的關注度將進一步提升,原本計劃用于學科輔導教育培訓的“教育基金”將更多地投入素質教育。
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大
2015-2019年,我國素質教育市場規模從2642億元增長到5286億元,CAGR為19%。2020年新冠疫情對素質教育造成了一定短期影響,市場規模下降至3241億元。但在學科教育強監管、素質教育大獲支持的大背景下,隨著國家政策的進一步落實,素質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2023年有望超過7000億元。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素質教育適齡學生數量超過兩億,“雙減”政策支持下課外輔導市場受限,加上家長教育觀念越來越注重素質培養,家庭教育開支將更多地向素質教育傾斜。多方面因素均表明未來我國素質教育行業市場需求將大幅增加,市場規模將快速擴大,行業發展前景向好。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教育培訓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IPO業務與技術撰寫、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教育培訓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