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國海綿鈦市場供需現狀分析 海綿鈦產量和需求爆發式增長【組圖】
2015-2017年,我國海綿鈦市場經歷了三年低谷期,自2017年開始,海綿鈦行業產量和需求雙雙增長,海綿鈦價格也呈波動上漲態勢。2020年,我國海綿鈦產品需求量達11.7萬噸,略小于產量的12.3萬噸,但我國高端海綿鈦產品仍然相對稀缺,貿易逆差情況長期存在。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材科技(002080)、會通股份(688219)、山東玻纖(605006)、黃河旋風(600172)、光威復材(300699)、金浦鈦業(000545)、中核鈦白(002145)、龍佰集團(002601)、寶鈦股份(600456)、惠云鈦業(300891)等
本文核心數據:海綿鈦產量、海綿鈦需求量等
海綿鈦產量呈波動增長
海綿鈦是熱還原法生產出的海綿狀金屬鈦,為鈦加工的上游原料,即生產鈦材、鈦粉及其他鈦結構的原料。2015-2020年,海綿鈦產量呈波動上升趨勢,特別是2020年,產量達12.3萬噸,同比增長23.73%。鈦已經在海洋油氣開發、海港建筑、沿海發電站、海水淡化、船舶、海洋漁業及海洋熱能轉換等領域取得了廣泛的應用。
2021年7月,中國海綿鈦產量12461噸,同比增長45.57%,環比增長1.05%;2021年1-7月海綿鈦產量累計84848噸,同比增長41.57%,延續了增長態勢。
2021年1-7月,海綿鈦國內前三產量地區為遼寧、四川和新疆,分別占國內總產量的33%、19%、16%。
2017年后海綿鈦產能加速擴大
2014-2020年,我國海綿鈦產能波動變化,2015年中國海綿鈦的產能比2014年15萬噸大幅降低了41.3%。2015-2017年,由于行業需求不足,海綿鈦價格大幅下降,導致唐山天赫、撫順鈦業以及攀枝花欣宇化工等企業的陸續停產,2015年中國實際海綿鈦產能僅為8.8萬噸。
2017開始,中國海綿鈦生產飛速發展,產量已居世界第一。2018年中國海綿鈦產能達10.7萬噸;2019年中國海綿鈦產能為15.8萬噸。根據近幾年產能利用率較為穩定和2020年產量情況,初步測算2020年產能達21.9萬噸。
2020年國內海綿鈦需求大幅增長
當前中國海綿鈦和鈦加工材產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近十多年來,在國民經濟高速增長的拉動下,中國鈦工業整體呈增長趨勢。從2008年開始,中國鈦材的需求總體上呈上升趨勢,2011年鈦材市場達到階段性高點,其后國內鈦材需求開始下滑,中國鈦工業出現結構性產能過剩,航空用高端鈦材供不應求,民用中低端鈦材產能嚴重過剩。
2017年以后,在高端化工、航空航天、船舶和電力等行業需求帶動下,我國鈦加工材需求創歷史新高,也帶動海綿鈦的需求創歷史新高,鈦合金原料的90%使用海綿鈦,每加工1噸鈦材約需消耗海綿鈦1.25噸,按照這一比重,結合鈦材產量進行計算,2020年我國海綿鈦需求量達11.7萬噸。
海綿鈦現貨價格波動上升
根據wind數據顯示,2018-2021年,上海海綿鈦現貨價格呈先增長后降低的趨勢,截至2021年3月1日,海綿鈦現貨價格微漲至69元/千克。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鈦產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策略規劃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鈦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鈦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鈦產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出審慎...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