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1: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評價等)
激光雷達產業主要上市公司:目前國內激光雷達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北京萬集科技(300552)、中海達(300177)、永新光學(603297)。
1、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競爭層次
激光雷達是“光探測和測距”(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簡稱,早先稱為光雷達,是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雷達。激光雷達是一種通過探測遠距離目標的散射光特性來獲取目標相關信息的光學遙感技術。隨著超短脈沖激光技術、高靈敏度的信號探測和高速數據采集系統的發展和應用,激光雷達以它的高測量精度、精細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以及大的探測跨度而成為一種重要的主動遙感工具。
激光雷達按技術架構可分為機械式激光雷達和固態激光雷達。其中固態激光雷達由于具有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等優點,廣泛應用于自動駕駛領域。
固態激光雷達按工作原理可分為MEMS(微振鏡)、FLASH、OPA(光學相控陣列)、棱鏡等技術方向,其中FLASH路線因能耗高、成本昂貴、以及振動會導致圖像失真等問題被車載激光雷達所摒棄。
目前國內具備生產激光雷達的企業主要是速騰聚創、一徑科技、禾賽科技、鐳神智能、Livox等企業。其中速騰聚創推出OPA路線產品,Livox推出采用棱鏡技術的產品,其余均采用MEMS路線。
從我國激光雷達產業鏈企業區域分布來看,激光雷達產業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地區,其次是在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中部地區,如陜西、湖北等省份雖然有企業分布,但是數量較少。
2、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市場排名
禾賽科技于2021年1月向科創板遞交招股說明書,于3月份IPO終止。截至目前,A股尚無主營業務是激光雷達的上市公司。根據沙利文研究對于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測算以及各公司公報數據,得到目前激光雷達行業市場競爭情況:禾賽科技占有14%的市場份額,隨后為萬集科技與道通科技各4%。
注:禾賽科技招股說明書中僅有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其全年營收數據為前瞻根據其業務發展情況初步估計所得。
3、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市場集中度
按照沙利文研究數據,2020年中國激光雷達市場規模達4.2億美元。有市場消息顯示,目前激光雷達市場有超過70家企業。激光雷達也從自動駕駛市場向ADAS市場滲透。國際大廠也開始涉足激光雷達領域,包括德國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博世、索尼等。
目前,國內激光雷達行業整體的市場集中度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激光雷達行業整體份額的提高。近年來更多初創公司的涌現為這個新興市場帶來了活力。
注:禾賽科技招股說明書中僅有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其全年營收數據為前瞻根據其業務發展情況初步估計所得。
4、中國激光雷達行業企業布局及競爭力評價
從產品類型來看,機械式激光雷達仍為目前主流,而固態激光雷達前景廣闊;從銷售布局來看,國內多數廠商在境內、境外均有布局,產品銷售范圍較廣。
從企業業務競爭力來看,目前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在激光雷達行業的競爭力較大,其中禾賽科技激光雷達業務占比達70%以上。華為、大疆等老牌制造業廠商也開始拓展激光雷達業務,競爭力緊隨其后。北醒光子、探維科技、北科天繪、萬集科技激光雷達主營業務占比較小,競爭力較弱。
5、中國激光雷達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從五力競爭模型角度分析,由于激光雷達屬于技術密集型產品,對自動駕駛、智能制造等領域的發展十分重要,其替代品威脅較小;在高端產品領域,現有競爭者數量不多,但市場集中度較高,而在中低端產品領域,市場競爭者較多,產品差異較小,競爭激烈;上游供應商一般為原材料、核心零部件等企業,核心零部件廠商的議價能力較強,而中低端材料供應商的議價能力較弱;下游消費市場主要是測繪、汽車、工業等領域,議價能力較弱;同時,因激光雷達屬于技術密集型行業,綜合而言潛在進入者威脅較小。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激光雷達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激光雷達(LiDAR)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激光雷達(LiDAR)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