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矛頭對準K12賽道 企業該如何破局?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即“雙減政策”,該政策嚴厲打擊了過度知識準備和超前學習等狀況,規范校外培訓機構,這無疑對K12課外培訓領域形成了強烈的沖擊,今年赴國外IPO上市的企業或將受到更強的打擊。
“雙減政策”下,K12領域的上市企業紛紛發布公告,表明公司或將轉向企業業務布局,但不同類型的企業在面對業務轉型問題時面對的風險并不相同。
教育行業主要公司:紫光學大(000526)、新東方在線(01797)、豆神教育(300010)等。
本文核心數據:雙減政策重點內容及解讀、2021年1-7月K12領域投融資事件、教育行業上市企業K12業務情況、K12領域轉型賽道、教育領域企業轉型困難程度分析
2021年5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并于2021年7月24日正式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被稱為“雙減政策”,這對K12教育打擊深重。
政策中提到的“學科類培訓機構一律不得上市融資,嚴禁資本化運作”,且已上市公司不可通過股票市場融資且不得發行股份或支付現金等方式購買資產;外資培訓機構不可通過兼并收購受托經營、加盟連鎖、利用可變利益實體等方式控股或參股。值得關注的一點是,已經違規的企業,要進行清理整治。
其實,此前教育部發布的一項政策已作出“預告”,于2021年3月30日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及要改變過度重視知識準備,超標教學、超前學習的狀況;教育部將大力度的治理整頓校外培訓機構,減輕學生和家庭的負擔,整治行業中不合理行為和風氣。
矛頭指向K12領域
“雙減政策”的出臺將矛頭直指K12領域,各主營業務為K12的企業均紛紛將營利點的未來規劃轉向其他業務線的布局,其中不乏各大教育行業龍頭,例如新東方在線。
K12賽道企業紛紛布局其他教育領域
——不同業務類型的K12賽道企業轉型風險也不同
從業務布局的角度,我國K12領域的企業可以分為三種類型:未布局K12領域或其K12領域業務僅在試行階段、較早布局多元化教育行業領域的企業和專注于K12領域業務的企業。而不同類型的企業在面對此次“政策導向危機”時,所面臨的危機程度是不同的:或存在轉型市場較大競爭,抑或出現師資力量相悖等問題。
——K12賽道企業轉型之路
從下圖中可以看出,圖中企業紛紛選擇轉向教育大行業下的其他賽道,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或將成為行業風口。
智能軟硬件及智慧學堂亦可成破局
前瞻認為,除去素質教育和職業教育外,高等教育、智能教育硬件、用于配合智能硬件的教育內容制作、智慧學堂及其他盈利點的延伸,亦可成為破局之刃。
素質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同屬其他教育行業的培訓賽道,在運營模式上或多或少與K12的運營存在一定的相似度,但考慮到這三者市場已然存在競爭且行業門檻不高,亦存在一定的龍頭企業,例如職業培訓的中公教育和高等教育中的傳智教育,故新進入者的優勢不大,或出現轉型失敗的情況。
但在智能制造的時代下,智能教育硬件、用于配合智能硬件的教育內容制作等方面卻仍存在較可觀的市場供新進入者瓜分;不僅如此,智慧學堂也在“雙減政策”中有所體現,政策要求要提高作業設計質量,發揮作業診斷、鞏固、學情分析等功能。但無論是智能教育硬件,還是用于配合智能硬件的教育內容制作,亦或是智慧學堂也好,均對企業的資本和資源存在一定的要求,因為三者均設計到軟件/硬件制造等方面。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K12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國中等職業教育行業發展模式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等,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產業鏈咨詢、產業圖譜、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K12教育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K12教育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K12教育行業未來的...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