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規模與就業結構分析 數字經濟深刻影響就業結構【組圖】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增加值總體規模達到39.2萬億元,占GDP比重38.6%,其中,產業數字化占比80.9%,遠高于數字產業化占比(19.1%)。從數字經濟就業結構來看,產業數字化招聘占比也高于數字產業化,其中第三產業就業崗位占比及薪資均高于第二、第一產業。從薪資來看,數字產業化領域薪資總體高于產業數字化領域,數字產業化高端就業吸納能力強。
數字經濟高速增長,產業數字化主導地位進一步鞏固
近年來,數字經濟成為我國國民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增加至2020年的39.2萬億元。與此同時,數字經濟在GDP重所占的比重逐年提升,由2005年的14.2%提升至2020年的38.6%。
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已呈現出高質量、高增速的雙高特性,同時也加快向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據價值化、數字化治理的“新四化”趨勢轉型的步伐。
從數字經濟內部結構來看,2020年疫情下,一方面,數字產業化實力進一步增強,一批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企業創新發展,產業生產體系更加完備,2020年數字產業化規模達到7.5萬億元,占數字經濟的比重由2015年的25.7%下降至2020年的19.1%。
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深入發展獲得新機遇,電子商務、平臺經濟、共享經濟等數字化新模式接替涌現,服務業數字化升級前景廣闊,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等全面加速,工業數字化轉型孕育廣闊成長空間。
2020年產業數字化規模達31.7萬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由2015年的74.3%提升至2020年的80.9%,為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輸出強勁動力。
產業數字化是就業吸納主體,呈現三產大于二產大于一產特征
從數字經濟就業結構來看,數字產業化領域招聘崗位占總招聘數32.6%,占總招聘人數比重達24.2%,就業崗位占比顯著高于同期數字產業化規模占比。產業數字化招聘占比仍然高于數字產業化,招聘崗位和招聘人數占比分別達到67.5%和75.8%,吸納數字經濟就業能力更強。
由此可見,產業數字化是就業吸納主體。從產業數字化招聘崗位來看,第三產業數字經濟就業崗位占比高達60.2%,遠高于第二產業的7.1%和第一產業的0.1%;薪資方面,第三產業薪資為8200.7元/月,高于第二產業1256.7元/月和第一產業1976元/月。
數字產業化高端就業吸納能力強,平均薪資高于產業數字化
從薪資來看,數字產業化領域平均月薪達9211.9元,高于產業數字化平均月薪1097.1元,說明數字產業化高端就業吸納能力強。相同學歷條件下,數字產業化領域薪資也總體高于產業數字化領域,如產業數字化領域專科及以上崗位平均月薪達13057.5元,數字產業化領域約為12366.6元,平均薪資差距約為5.6%。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數字經濟行業的發展背景、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數字經濟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