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大數據行業區域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東部地區大數據發展水平較高
從我國數據產量和存量來看,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等地區數據資源較為豐富,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存量均高于西部地區。從省際數據流量來看,東部地區月均互聯網省際出口總流量占全國比重超過一半。
在以北上廣為代表的東部地區數據資源豐富的背景下,其大數據產業發展水平快于其他地區省份。其中,北上廣大數據企業數量占全國比重近70%,廣東和北京大數據發展水平較高。
東部地區數據產量整體高于西部,省際數據流量遠高于其他地區
2019年,我國數據產量總規模為3.9ZB。從數據產量的地區分布看,2019年全國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浙江、江蘇、上海、山東、四川、河南、河北和湖南。
從人均數據產量來看,2019年人均數據產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分別是北京、上海、浙江、天津、廣東、內蒙古、西藏、海南、江蘇和遼寧。整體來看,東部地區數據產量和人均數據產量均高于西部地區。
2019年,我國月均互聯網省際出口流量各省份均值為3EB。其中,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是江蘇、山東、廣東、浙江、河北、河南、上海、湖北、湖南和福建。東部地區月均互聯網省際出口總流量為49.9EB,占全國的53.7%,遠超其他地區。
東部地區數據存量大,西部、西北地區數據存量較少
截至2019年底,我國數據總存量約為332EB。從數據存儲的區域分布看,截至2019年底,全國數據存量排名前十位的省份為廣東、北京、江蘇、山東、浙江、四川、河南、上海、河北和湖北。從數據存儲密度看,截至2019年底我國總體數據密度為0.035PB/平方公里,排名前十位的省份是上海、北京、天津、廣東、江蘇、浙江、山東、河南、重慶和河北。
總體來看,我國數據存量區域分布情況與產量一致,主要集中于東部和中部地區部分省份,西部、西北地區數據存量較少。
北上廣大數據企業數量領先,各省市大數據發展水平差異較為顯著
根據中國信通院統計,我國大數據企業主要分布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等經濟發達、數據資源豐富的省份。其中,北京大數據產業實力雄厚,大數據企業數量約占全國總數的35%。
依托京津冀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天津、石家莊、廊坊、張家口、秦皇島等地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在信息產業領域形成了競爭優勢。此外,廣東、上海、浙江等地區數據產量及存量較大,大數據企業分布較多。
根據《中國大數據區域發展水平評估白皮書(2020年)》評估結果顯示,排名首位的為廣東省遙遙領先,指數為56.43,高出排名末位的西藏自治區47.05。從指數分布來看,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梯隊:
第一梯隊由廣東、北京、江蘇、山東、浙江、上海、福建、四川8個省、市組成,這些省市的總指數均高于30;
第二梯隊由湖北、安徽、河南等11個省、市組成;
第三梯隊由廣西、黑龍江等12個省、自治區組成,總指數均小于20,這些地區大數據發展相對滯后,需積極借鑒領先省市的發展經驗,加快追趕步伐。
更多數據來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大數據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招股說明書撰寫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大數據產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大數據產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大數據產業未來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