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市場規模保持高速增長
近年來政策開放,國內檢驗檢測行業第三方民營企業數量不斷增多,行業逐漸市場化,但仍呈現“小、散、弱”的特征,目前相關行業主板上市企業僅有10家。從頭部企業財務數據來看行業盈利水平較強,仍處于上升期,對潛在競爭者和資金吸引力大,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投資者進入,行業市場化競爭程度將愈發激烈,到2026年行業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500億元。
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民營企業數量不斷增加
我國第三方檢測市場是從1989年開始才逐漸有所放開的,2000年以后才開始迅猛發展。而近年來,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持續保持快速發展勢頭。
2014年到2019年我國民營質量檢驗檢測機構數量快速膨脹,截止到2019年底,我國共有22958家民營質量檢測機構,占總量的52.17%,較2018年提升了3.45個百分點,民營企業占比不斷提升。未來隨著我國政府對質量檢驗檢測行業的進一步放開和扶持,將會有更多的第三方民營企業進入該行業。
我國第三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近年來呈現波動上升的趨勢,2015年行業市場規模為720億元,到2019年為1290億元,前瞻根據行業頭部企業營收情況以及行業發展趨勢,估計2020年第三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為1419億元,5年復合增速將達到14.53%。
我國第三方檢驗檢查行業整體仍呈現“小散弱“的特點
盡管我國質檢行業企業數量愈發增多,但國內檢測機構規模仍普遍偏小,布局分散,壁壘較多,市場集中度不高,競爭較為激烈。國內檢驗檢測行業競爭格局現狀為國有機構及外資機構在檢測行業中占據主要地位,民營企業所占市場份額較小。
根據對我國檢驗檢測行業企業規模分析,我國檢驗檢測行業96%的機構都是小型機構或者微型機構,我國檢驗檢測行業整體呈現出“小、散、弱“的特征。
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檢驗檢測服務業中上市企業數量100家,同比2018年增長3.1%,近兩年的增長速度逐漸放緩。其中,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5家,深交所創業板上市5家,中小板有3家,新三板82家,其他5家。上市企業數量較少。
質檢行業盈利水平強勁,對潛在進入者吸引力大
華測檢測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第三方檢測與驗證服務的開拓者和領先者,幫助眾多行業和企業提供一站式的全面質量解決方案。2009年10月,公司成功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基于遍布全球的服務網絡和權威公信力,CTI華測檢測每年可出具超過200萬份檢測認證報告,服務客戶逾十萬家,其中世界五百強客戶逾百家。通過對華測檢測歷年財務數據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
2015-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長率呈下降趨勢,但仍保持在18%以上,反映公司銷售規模擴張速度較快;2019年公司營業利潤增長率和稅后利潤增長率分別為65.92%和76.45%,增長幅度較高。
2020年前三季度,國內受疫情影響,經濟大幅下滑,大部分行業企業由于疫情的因素被迫停工停產,企業經營出現問題。然而,華測檢測認證集團雖受疫情影響但營業利潤增長率、稅后利潤增長率和凈資產增長率分別為9.29%、10.54%和17.20%,增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高增長。
由此可見,我國質檢行業整體受到疫情的影響較小,抵御風險能力較強,盈利能力依舊強勁,行業整體仍處于較快的發展階段,有較大的投資潛力,對潛在投資者有較大的吸引力。
行業市場規模預計將持續高速增長
前瞻根據對中國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歷史數據的分析,結合我國國民消費水平以及對產品質量安全要求提升的現實情況以及行業高毛利的發展現狀,預計20201年我國第三方檢驗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500億元,到2026年則有望突破2500億元,仍然保持較高的復合增速。
以上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支持研究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第三方檢測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第三方檢測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第三方檢測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