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大型平臺生態化擴張加速【組圖】
隨著行業的發展,企業實力的增強,許多領域的領先企業在其主營業務逐漸成熟并獲得一定市場優勢后,為實現進一步的增長和鞏固競爭優勢,開始以主營業務為核心,向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拓展,或橫向拓展至更多其他領域,持續打造和完善平臺生態。2020年大型平臺企業的生態化發展進一步加速。
多重因素驅動大型平臺生態化擴張
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是由于平臺是鏈接多邊群體、整合多方資源的樞紐,具有明顯的規模效應、范圍經濟和網絡化效應,平臺規模越大,其經濟活動的邊際成本越低,因此平臺具有擴大規模、延展范圍的內在動因。
二是企業的競爭需要。隨著近幾年用戶數量增長放緩,平臺營收壓力不斷加大,突發疫情進一步對平臺產生了嚴重沖擊,挖掘新的流量入口以爭奪新用戶、培育新業務成為競爭焦點。
三是形成生態閉環、提升用戶粘性的需要。平臺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現有業務為基點,通過對產業鏈價值鏈的全面整合,為消費者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以延長用戶停留時間、豐富變現手段。
本地生活服務成為共享平臺跨界布局的重要領域
短視頻平臺紛紛著手打造從“視頻種草”到“終端消費”的全鏈路消費閉環。快手新增“本地生活”端口,提供了餐飲、周邊游、購物麗人、休閑娛樂等產品及服務;抖音也新增了同城外賣、門票預訂、酒店預訂等服務,用戶無需跳出APP即可完成消費閉環。
網約車平臺滴滴推出社區團購服務,用戶在線下單后,既可選擇門店自提,也可選擇上門配送。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12月該業務覆蓋20余座城市,日均件單量突破1000萬。
貨運、跑腿業務成為共享出行平臺積極拓展的新業務
疫情期間人們出行銳減的情況下,貨物配送、代跑腿的需求大大增加,網約車平臺依托已有的龐大用戶基礎、高效的智能調度體系和完整的安全保障機制,積極探索從“送人”到“送貨”的業務延伸。
2020年3月,滴滴出行正式在上海、深圳、重慶等21個城市上線跑腿服務,首批跑腿員由平臺上的代駕司機擔任;并成立了貨運關聯公司發展貨運業務,2020年5月開始在杭州和成都招募貨運司機。
哈啰出行推出了以文件、樣品、小件物品遞送為主的中短距離即時配送服務。曹操出行在提供同城物流服務的基礎上還推出了外賣配送服務。
國外網約車平臺Uber、lyft也開始布局即時配送業務,通過與各地商超展開合作,為人們提供包括食品雜貨、餐飲、醫療用品、日用品等在內的生活必需品配送服務。
共享平臺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
共享服務與金融服務的融合已經成為領先平臺經營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拓展信貸、保險、擔保等金融服務,能滿足平臺上商家的資金需求以及用戶的保險需求,提高商家及用戶黏性;也能與關聯業務產生協同作用,完善平臺的業務生態體系。
多元化擴張探索仍面臨較多挑戰
對于共享平臺來說,多元化擴張的探索仍然面臨較多挑戰。新業務與主營業務之間能否形成緊密耦合、協同帶動作用,仍有待實踐驗證;
平臺能否在新業務領域中形成足夠的核心競爭力、是否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突出重圍、未來能夠產生多大的收益等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新業務拓展需要投入大量資源,營運成本控制、盈利模式構建等都需持續探索,這將極大地考驗平臺的運營能力。
與此同時,對于大型平臺涉嫌壟斷的質疑也越來越多。2020年以來市場監管總局已經公布了10余起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件的行政處罰決定書。未來共享經濟平臺企業發展中都面臨反壟斷規制的潛在風險。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發展模式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將對全球及中國共享經濟的發展狀況、市場潛力以及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度剖析,以便相關決策者準確了解當前共享經濟最新發展動態,把握市場機會,提高企業經營效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