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簽收致貴重物品快遞被遺失,錯在誰?
快遞寄出了是否能夠放心了?不一定。甚至是查詢快遞狀態是對方簽收的情況下你還得留個心眼,及時聯系對方,得到對方確定的答復后懸著的心才能放下來。
據媒體報道,近日上海一市民王小姐委托韻達快運快遞一個價值160萬元的精密儀器儀表到江蘇吳江,貨物卻不翼而飛,然而,查詢快遞訂單卻顯示已經有人成功簽收。對此,韻達快運坦承是虛假簽收,然而對于遺失貨物,最高只肯賠付10萬元。
虛假簽收的時有發生,讓消費者對本來名聲就不太好的快遞行業又多了份擔心。實際上,遞員虛假簽收客戶快遞的現象在行業內不能說是很普遍,但至少不會是個案。甚至包括中郵、順豐等快遞業的龍頭企業,也會有快遞員虛假簽收的投訴。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物流行業研究員向寒雪調查,不少快遞公司都規定,當天快遞若沒在當天派送完,快遞員就會被扣掉該單的提成,因此,會有快遞員通過虛假簽收的手段避免辛苦錢被扣掉。
實際上,客戶在寄快遞的時候簽署的快遞單相當于和快遞公司建立起了一個合約,而快遞公司沒有將制定貨物送至收件人手里,已經屬于違約,而快遞公司業務員冒充收件人虛假簽收,實則有欺詐之嫌。因此,快遞公司理應承擔主要責任。
但是客戶明知物品價值高達160萬,確沒有意識購買第三方保險規避相應的風險,自己也有一定的責任,類似的糾紛只能訴諸于法院以尋求解決之道。
前瞻產業研究院物流行業研究小組指出,一般的快遞公司對攬收的貨物的保價上限都只有兩萬塊,保價丟失賠償5倍也不過十萬,與160萬相去甚遠。將這么貴重的物品通過郵寄運輸確實有欠考慮,即使郵寄也應該考慮購買第三方保險。
物流業應用的保險險種主要是財產保險和貨物運輸保險,郵包險是貨物運輸保險中的一種,郵包險承保的責任范圍包括被保險郵包在運輸途中發生意外,同時還包括海運過程中共同海損的犧牲、分攤和救助費用。
前瞻產業研究院物流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快遞公司有責任、有義務向消費者提示快遞免責條款,比如提醒客戶對快寄物品保價。對于貴重物品,快遞公司應當增強從業人員責任心,減少物品毀損、遺失情況的發生,替客戶考慮,提高服務水平等角度出發,應該給予善意的提醒客戶購買第三方保險。在這點上,行業相關法規應盡快完善,從法律的角度規定快遞公司的義務,有助于行業的良性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