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前瞻產業研究院數據監測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進口天然氣增長44.6%,天然氣表觀消費量也繼續保持2位數增長。近年來,盡管我國天然氣儲量及產量均出現大幅增長,但仍滿足不了國內天然氣市場消費需求,進口量不斷攀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天然氣產業供需預測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顯示,我國天然氣剩余技術可采儲量由3.0萬億立方米米至3.8萬億立方米,增長25.90%;天然氣產量從586億立方米增至968億立方米,增長65%。另據發改委統計,2011年1-10月中國天然氣產量達到826億立方米,同比增長6.60%。雖然儲量及產量均出現大幅增長,但仍滿足不了國內天然氣市場消費需求。
1985-2010 年天然氣生產及消費規模(單位:億立方米)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天然氣產業供需預測與投資戰略分析報告》
1985-2000年間我國天然氣消費的平均增速為4.9%,占全部能源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上下,行業處于發展初期;2000-2008年,我國天然氣平均消費增速高達16%,占一次能源比重也大幅增加至3.9%,超過除了核能之外的其他一次能源的增速,遠高于同期石油和煤炭6.8%和9.0%的增速;2010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為107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86%,消費總量居世界第四位;2011年1-10月,天然氣費量為1041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0.40%。
國內天然氣供需不平衡,導致我國天然氣進口量不斷攀升。2011年1-10月,我國進口天然氣約250億立方米,同比增長近1倍。今年上半年我國進口天然氣再次增長44.6%。
前瞻產業研究院天然氣行業研究小組表示,天然氣市場供不應求主要原因是常規天然氣儲量有限。非常規天然氣雖儲量大,但限于技術瓶頸,尚不能實現大規模開采。我國天然氣發展路徑為:常規天然氣-煤層氣-頁巖氣,目前煤層氣開采技術已趨于成熟,頁巖氣開采正在全力研發中,頁巖氣技術攻關后,我國天然氣的供需矛盾可以得到緩解。
不過,當前市場供不應求為天然氣生產經營企業應提供了較好的市場機會。由于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尚未改革,價格水平不能隨市場供求和相關替代能源價格的變化而相應調整,導致了天然氣產業鏈經濟關系的扭曲。天然氣定價機制改革勢在必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