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正成為國際玻纖市場上的新寡頭
近幾年,歐美復合材料產需均持續增長,中國尤其是中國內地的復合材料市場發展迅速。樹脂與玻璃纖維在技術上不斷進步,生產廠家的制造能力普遍提高,使得玻纖增強復合材料的價格成本已被許多行業接受。
玻璃纖維是非常好的金屬替代材料,在建筑、船舶、化工管道、汽車、航空、風力發電等領域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并且其應用領域仍在不斷拓展,全球市場空間巨大。
2008年以來,全世界的玻璃纖維企業對擴產計劃變得更加謹慎,世界玻璃纖維生產能力增長緩慢。2010年,全球連續玻璃纖維產能為471.5萬噸,預計今年為530萬噸。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與全球市場相比,國內市場具備更大的增長潛力。2010年全國玻璃纖維累計產量256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近25個百分點,中國玻纖產能占世界的比重為超過50%,且池窯拉絲產量占中國全部玻纖產量的比重已經由2002年的44%上升到2010年的80%以上。
據統計,2010年中國玻璃纖維行業規模以上企業有850家,比上年增長7.19%;2010年銷售收入高達792.05億元,實現利潤59.03億元,資產規模達到808.54億元。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傳統工業材料的更新換代,玻璃纖維成為了一種國民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新材料,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玻纖噸能耗已降到0.8 噸標準煤以下。從每立方米強度能耗的水平看,玻纖僅有鋼的40%,鋁的10%。從各類材料的應用比例來看,復合材料應用量僅占1.5%,未來10-20 年,玻纖替代鋼、鋁、木材、PVC 等傳統材料,將導致全球玻纖行業產值至少增長四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發達國家人均玻纖年消費量達3-6 公斤,而我國人均玻纖年消費量僅為0.6公斤,可見,玻璃纖維產品的應用領域尚沒有被充分開發,玻璃纖維行業未來的發展空間十分巨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玻璃纖維行業研究小組表示,我國玻璃纖維企業經過多年的發展,產品質量已處上游水平,深加工產品比例逐年提升。目前中國玻璃纖維行業的領先企業毛利率在25-35%之間,明顯高于國外巨頭10%的毛利率。世界玻璃纖維行業長期以來一直是寡頭壟斷格局,中國作為新生力量,經過近幾年來年均20%以上的產能增速,預計今年將占據全球60%以上的份額,成為國際玻璃纖維市場上的新寡頭。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