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修理邁向世界強國之列
在世界經濟全球化浪潮沖擊下,建設航運強國和造船強國的前景,給我國船舶修理業帶來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的挑戰。目前,中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船舶修理大國,中國船舶工業已走向世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2-2016年中國船舶修理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世界修船中心已向以中國為代表的區位轉移,并初具雛形,為中國修船業的發展提供了契機。2010年,國內實現修船產值286億元,中國主要修船企業共修理船舶約1.6億載重噸,占世界運輸船舶保有量的12.3%,其中,外輪約1.4億載重噸。我國排名前10位的企業共完成修船產值146億元,同比下降12%,實現修船銷售收入135億元,共修理船舶3088 艘,完成修船總量同比增長23%;其中,修理外輪219 艘,修船創匯18億美元,改裝船舶57艘。
國內船舶修理企業經過近些年來持續投入和發展,遼寧、天津、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方的船舶修理企業不斷發展壯大。船舶修理業形成了以大連為中心的環渤海灣地區,以舟山為中心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區域競爭格局,
船舶修理業正步入世界修船強國的行列,表現在船舶修理大型化、外輪修理量繼續擴大、已具備批量承接高附加值改裝船的能力,船舶修理生產總量持續大幅增長,效益不斷提高。目前,我國逐漸形成了以船舶修理企業為核心,集中介機構、專業維修、設計、材料和備件供應、外協加工配套、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較為完善修船體系。
據統計,2010年船舶修理市場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截止2010年底,全國共有規模以上船舶修理及拆船企業436家,船舶修理及拆船行業資產總額為934.93億元,同比上升1.31%,實現工業總產值698.92億元,同比增長20.57%;共計實現銷售收入651.40億元,同比上升25.37%,整過行業盈利能力大幅上升。
前瞻產業研究院船舶修理行業研究小組預測,到2020年我國修船總產值將完成完成700億至800億元,占世界修船產值的24%左右。隨著船舶修理總量的提升,其技術水平也得與世界修船技術水平接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