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能質量治理,軟件和監測設備藏商機
我國電力應用中常見的電能質量問題主要有:諧波、三相不對稱、陷波、電壓閃邊、諧振暫態、脈沖暫態、瞬時電壓升降、噪聲等。其中,諧波與瞬時電壓升降是最為突出的兩個電能質量問題。
諧波問題是目前各輸電、用電單位公認對電能質量影響最大的問題,非線性用電設備的大量應用是諧波產生的罪魁禍首;而瞬時電壓升降,會影響精密設備的正常使用,并有可能降低其使用壽命,早已被眾多發達國家重點關注。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從目前現存的電能質量問題的設備和解決方案看,主要可以分為電能質量監測系統,幫助用戶了解電網供電或用電的狀態;電能質量治理設備,從電壓、諧波、功率因數等方面對電能質量問題進行修正和完善;軟件系統,幫助企業實現電能質量監控和治理的自動化等三類。其相關產品主要包括無功補償裝置、濾波器和監測設備等。
由于我國尚處于電能質量產品的初級階段,而且很多建廠較早的大型企業尚未完成自動化改造,因此電能質量治理設備在所有產品中需求最高,約占整體的70%。而監測設備和軟件、服務大約各占整體市場的15%左右,監測設備的比例略高。未來,隨著工業自動化水平的提高,和電能質量意識的增強,軟件和監測設備的比例將有所提高。
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產品市場構成(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能質量治理產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對于不同類別的產品,技術發展水平也存在著差別。高端產品的大部分市場仍然被外資企業占據,而一些技術要求不高的產品則主要為國內企業相互競爭。以低壓電能質量治理設備為例。低壓濾波器的80%的市場為外資企業,尤其是有源濾波器市場;低壓無功補償設備市場上則存在著大量的本土企業,占據了絕大部分市場。本土企業和外資企業在某些產品的技術方面仍然存在差距。
前瞻產業研究院電能質量治理產業研究小組表示,近年來,電能質量治理市場在各方推動下增長迅速,尤其是諧波治理設備和無功補償裝置,復合年增長率超過40%。預計未來5年,該市場仍將保持45%左右的增長速度。至2012年,電能質量治理市場規模將達到120億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