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器制造“乘”技術高飛
我國的衡器行業是一個具有漫長發展歷史的傳統產業和重要的基礎行業。改革開放后,我國衡器行業有了較快的發展,衡器工業的管理體制、行業結構、產品結構、技術水平以及在國民經濟中所處的地位更是變化巨大。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衡器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截止2010年底,中國規模以上衡器制造企業有200多家,其中私營企業141家,三資企業38家。“十一五”期間中國衡器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逐年增加,累計超過438億元,且年均增速超過20%。
“十一五”中國衡器制造行業工業總產值與銷售收入按年變化走勢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衡器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多年以來,我國都是以機械衡器為主,20世紀80年代開始擴大對電子衡器的使用和對大型自動衡器的研制,我國現已能夠獨立設計制造精度高、運行快、計量準確的各種電子衡器。由于科技高速發展和應用水平提高,衡器產品數字化、集成化、網絡化、智能化將成為世界衡器工業的發展方向和重點。
目前,我國衡器制造行業的中低端產品市場已處于飽和的狀態,而在應用高技術含量的先進衡器方面,國內還處于依賴進口解決供應的階段,因此行業未來擴展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技術含量的高端產品市場。相應地,國內衡器制造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側重于技術方面的較量。
前瞻產業研究院衡器制造行業研究員章誦蘭表示,2011-2020年是我國貫徹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戰略、推動循環經濟發展,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奠定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基礎的重要時期。“十二五”期間,物流、機械、化工、港口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將給衡器制造行業的發展帶來良好機遇,預計2015年衡器制造行業銷售規模將超過200億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