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需出口雙引擎推動叉車快速增長
叉車是一種工業搬運車輛,是指對成件托盤貨物進行裝卸、堆垛和短距離運輸作業的各種輪式搬運車輛,被廣泛應用于港口、車站、機場、貨場、工廠車間、倉庫、流通中心和配送中心等,并可進入船艙、車廂和集裝箱內進行托盤貨物的裝卸、搬運作業,是托盤運輸、集裝箱運輸必不可少的設備。
我國叉車制造行業從2009年4季度已經走出了銷量下滑的困境,2010年在國內市場實現全面復蘇,并以跨越式的發展姿態展現實力。
數據顯示,2010年,我國實現叉車銷量(含出口)232409臺,同比增長67.31%。其中電動平衡重乘駕式叉車銷售22960臺,電動乘駕式倉儲叉車銷售7502臺,電動步行式倉儲叉車銷售22280臺,內燃平衡重式叉179667臺。我國內銷售約19萬臺,較2009年的111350臺增長70%左右;出口銷售約為4萬臺左右,與2009年的27555臺相比,增長了60%左右。
中國叉車制造行業銷量及增速情況(單位:臺,%)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叉車制造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目前,中國的叉車市場初步形成高、中、低三個層次,高端和中高端市場被以林德叉車等為代表的外資企業占領;中端和中低端市場以安徽合力叉車、杭州叉車、大連叉車、浙江諾力叉車和寧波如意叉車為主導。高額的利潤仍然集中在為外資公司掌握的高端和中高端市場。
事實上,從叉車銷售數量來看,外資叉車生產企業排名是靠后,但其單臺銷售價格和附加值遠高于國產叉車,市場綜合競爭力較強。不過隨著中國國產叉車自主開發和質量的提高,也有相當的量進入歐盟和美國市場。
前瞻產業研究院叉車制造行業研究小組表示,未來,中國物流業的成長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將會繼續拉動叉車的內需,全球制造業向中國轉移的步伐在資本稀缺與成本優勢的驅動下正在加快,內需和出口雙引擎將推動叉車行業持續快速增長。
基于中國叉車出口量占海外市場比重仍較低、性價比優勢以及出口退稅導致國內企業出口沖動等理由,預計未來中國叉車出口仍將保持較快增速。此外,叉車應用領域不斷擴大,預示著行業未來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