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ial reform forward 金融改革前瞻
4月12日下午,深圳市委常委會研究通過了《改善金融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配套文件,披露了深圳市今年金融創新的一系列措施。按照該文件精神,深圳將推進前海金融創新,積極探索構建更具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重點工作包括推進前海股權交易所建設、加快深港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等內容。
自國務院批準溫州海外直投、促進溫州金融綜合改革之后,深圳立馬跟進,這或將成為我國金融體制改革以試驗區模式進而輻射全國的一次“金融革命”。而日前央行行長周小川在溫州考察時強調,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要點是減少管制,這為溫州、深圳乃至未來全國的金融改革定下基調。
政策利好立竿見影
《改善金融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配套文件主要包括深港跨境貸款、設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級創投母基金、跨國公司境內設立資金管理機構、建立淺海股權交易所、擴大代辦股權轉讓系統試點、創新債券市場發展等內容。
按照深圳市委通過的系列文件,深圳將與香港試點開展雙向跨境貸款。
文件稱,國家部委層面對于前海一攬子優惠政策的征求意見和協調工作已基本完成,其中央行、銀監會等部委對于在前海試點開展雙向跨境貸款已取得一致共識。該項工作在中央層面已取得較快進展,在政策正式批復后即可正式啟動。
文件還指出,加快推進深港銀行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加快推進深港銀行跨境人民幣貸款業務試點,利用香港低成本人民幣資金支持前海開發開放和重點產業發展。爭取更多前海地區企業和金融機構在香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拓寬在港融資渠道。
在設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級創投母基金方面,文件稱,在前海設立股權投資母基金高度契合國務院關于前海的戰略定位和產業導向,相關政策將于近期批復。目前,深圳市正與國家開發銀行細化完善該國家級創投母基金相關設立方案,支持前海開放,支持深圳戰略新興產業,推進人民幣國際化試點。
在跨國公司境內集中設立資金管理機構方面,文件稱,爭取國家批準跨國公司在深圳設立內部資金集中管理機構,同意管理自有資金,滿足總部企業資金管理需求,支持跨國企業在前海設立全球結算中心。
文件還指出,今年內將成立深圳前海股權交易所。文件稱,推動建設深圳前海股權交易所,爭取2012年內獲準籌建,率先建成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區域性場外交易市場。
在擴大代辦股權轉讓系統試點方面,文件稱,爭取深圳高新技術園區納入國家代辦股份轉讓系統第二批試點范圍,推動有潛質的園區企業到代辦股份系統掛牌。
此外,深圳還提出,將創新債券市場發展。文件稱,將創新中小企業債務融資方式,研究制定區域集優債融資等專門針對發債設計的金融服務方案并推動實施。探索開發適合戰略新興產業特點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和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
前有溫州金融綜合試點改革,后有深圳出臺《改善金融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配套文件,引發投資者及各界人士對金融管制和全面金融改革充滿幻想,政策的利好在資本市場立竿見影地表現出來。
12日A股早盤在煤炭、地產、券商等權重板塊的帶動下高開高走,但隨后股指遇阻有所回落。午盤時媒體爆料稱,深圳將于當日下午研究通過相關金融服務的系列文件,受此利好影響,兩市股指急漲拉升。截至收盤,滬深股市全線飄紅,滬指沖高至2350.86點,漲幅1.82%;深成指成功收復萬點大關,報收10007.62點,漲幅2.09%;中小板指收報4641.33點,漲幅2.06%;創業板指收報713.12點,漲幅2.10%。滬深兩市當日分別成交873.16億元和781.84億元,總成交額為1655.00億元,較周三的1274.52億元放大380.48億元。
在傳出利好并引爆當日行情的深圳板塊,深圳前海概念、券商概念及新三板概念股普遍上漲,深圳板塊大漲3.13%,華聯控股、深華發A、恒心科技、深信泰豐、沙河股份、深物業A等15只股漲停,招商銀行、萬科A、等銀行、券商、地產等受益板塊相關權重股也隨之上漲。
13日,深圳板塊再度爆發,盤初便有9只股封住漲停板,板塊整體漲逾2%,其中華聯控股、深天地A、特力A、深信泰豐、深天健、深物業A、沙河股份等以漲停開盤。
受此影響,先前被確定率先實施金融綜合試點改革的溫州概念相關個股也再次被激發,小額貸款概念股輪番漲停,浙江板塊的浙江富潤、輕紡城、新世紀等10只個股漲停,與深圳概念股遙相呼應。而持有溫州銀行股份的浙江東日更是在7個交易日里上演6個漲停板的好戲,漲幅超過80%。
溫州金融改革基調已定,改革開放的先行者深圳隨即跟進,且兩者均已獲得國家層面的支持。“盡管金融改革目前還處于決策階段,改革的阻力依然存在,溫州和深圳仍將‘摸著石頭過河’,但這對金融業的改革和實體經濟的轉型發展的意義非同凡響,待溫州和深圳的試點成功,金融綜合改革及轉型經驗有望迅速推廣到全國。” 前瞻產業研究院金融行業研究員劉吉偉指出。
金融改革前瞻
改革,即是改掉存在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更加合理完善。改革的目的,在于調整生產關系以適應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使之順應歷史發展潮流和社會發展趨勢。
金融改革同樣如此。無論是溫州還是深圳,國家對金融政策的改革都傳遞出放松金融管制,促進金融宏觀調控、加強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擴大人民幣改革試點等舉措,都將有利于促進國民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金融綜合改革的重中之重,就是要減少金融管制。央行行長周小川率團在溫州考察時強調,溫州金融綜合改革要點是減少管制。
周小川在與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等座談指出,在溫州推進金融綜合改革,要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積極整合地方金融資源,著力破解溫州經濟發展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服務領域,暢通民間投資渠道,改善小微企業和“三農”金融服務,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維護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風險,通過金融綜合改革,有效提升民間資金向產業資本轉化的能力,完善專注于小微企業和“三農”的金融產品創新體系,增強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能力,優化地方金融生態環境。
溫州是我國民資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據不完全統計,溫州的民間資本規模高達8000億元,其千萬富豪與億萬富豪總數均居全國地級市首位。如何規范民間借貸、杜絕“吳英案”等重大金融犯罪的再度上演,民間資本陽光化刻不容緩,而合理疏導民間資本、維護金融穩定、促進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企業發展成為重中之重。
此前,國務院已經針對溫州民資泛濫、規范溫州炒房團、炒煤團等行為給金融穩定和國家經濟安全帶來隱患等現象,出臺了鼓勵溫州民間資本對外直投的政策法規。深圳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金融城市,其流通資金規模遠高于溫州,且資金來源相對復雜,隨著深圳開展深港雙向跨境貸款及鼓勵外資企業境內集中設立資金管理機構等措施的深入開展,人民幣跨境業務有望由溫州、深圳試點進而向全國其他省市推進。
對于民間資本充裕的溫州和深圳而言,設立由民資組成的金融機構如城市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等將有助于開辟民資出路,規范民間借貸市場,同時,鼓勵民資通過合法渠道流向實體經濟,服務中小企業發展。而此前,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就曾指出,要打破壟斷,放寬準入,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鐵路、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
在深圳的金融改革方案中,擴充并完善金融交易市場,豐富金融產品也是一項重要內容。
深圳市委常委會12日下午通過的《改善金融服務 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系列配套文件中,明確提出將于年內成立深圳前海股權交易所,這將對目前場內交易如主辦、中小板及創業板形成重要的補充,這也是未來發展場外交易市場的趨勢所在。
深圳還提出,將設立戰略新興產業國家級創投母基金,積極創新債券市場發展,探索開發適合戰略新興產業特點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和產業鏈融資等金融產品,這將極大地豐富我國金融產品,同時也為中小企業擺脫融資困境、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的信號。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今年改革的重點任務是深化財稅金融體制改革。隨著溫州、深圳等重點城市金融改革的逐步深入,將對全國其他區域的金融改革提供有效參考,也為其他領域的深化改革起到積極的示范作用。201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將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大力發展多元化農村金融機構,積極鼓勵民間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服務領域,鼓勵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開展直接融資,積極發展涉農金融租賃業務,提升農村金融服務水平。因此,農村金融改革或將成為金融綜合改革的下一步工作。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資金是市場的血液,金融改革就是要打破阻礙經濟發展的金融障礙,實現資金的有序、高效通融。改革它從來就不是一帆風順的,也不是朝夕之間的事,它是一項只能由點及面、逐步深入的探索,它也注定是一個曠日持久的工程,但至少從溫州和深圳的改革,我們看到了黨中央國務院堅定的改革決心,也看到了我國金融事業未來發展的曙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