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公園:“大洗牌”能否帶來“大發展”?
據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的《2011-2015中國主題公園行業市場研究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的主題公園總體數量正以每三年上一個臺階的速度發展;1989年底,有30多個(當時稱為“人造景觀”),1993年初,增長至600多個(當時稱為“人工景區”),到1996年底,發展到1730多個(當時稱為“主題公園”),目前已經超過2500個。
近幾年,各地興起了一股建設主題公園的熱潮。前瞻資訊產業研究院郭雪麗指出,我國很多主題公園在投資時沒有經過詳細論證和研究就匆忙開工,并且一味模仿成功的模式,使得公園主題重復,產品缺乏創新性,毫無特色,不僅不利于主題公園行業的發展,也必然造成惡性競爭的結果。
盈利模式單一,七成虧損
過去多年,中國主題公園的經營盈利呈金字塔狀,即有70%的主題公園還處于虧損狀態,20%是持平,只有10%達到了盈利,行業整體形勢較為嚴峻。
近兩年,隨著國內主題公園加強創新,改進盈利模式,經營情況有所好轉,但虧損企業依然較多。根據前瞻資訊監測中心的數據顯示,中國主題公園仍有30%處于虧損狀態,45%基本持平,真正實現盈利的只有25%。到目前為止,門票收入仍然是各個主題公園最大的收入來源,收益鏈短。盈利模式過于單一,這也是中國大多數主題公園虧損的重要原因。中國主題公園的收入80%以上來自門票,而衍生產品和其他盈利渠道的開發仍處于啟蒙階段。
審批暫停,引發行業“大洗牌”
郭雪麗認為,當前我國主題公園市場亟須整頓規范。2011年8月5日,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暫停新開工建設主題公園項目的通知》內容概括如下:暫停新的主題公園建設;上報主題公園建設情況;上述限制建設和要求上報的主題公園項目的墓本要求是:現代建設的、吸引游客參與并收取門票的營利性人工景觀、游樂設施等,且該項目規劃(或實際)總占地面積在300畝以上或規劃(或實際)總投資在5億元以上。
目前我國各地均出現了不滿足主題公園建設條件的企業投資建設經營主題公園項目,不僅導致了大量固定資產沉淀而且在經營上造成不良影響,嚴重損害了旅游行業的健康發展。此次調控的出臺,是為保證我國主題公園健康有序發展,防止各地盲目建設主題公園,避免形成新一輪主題公園重復建設。
郭雪麗指出,從短期來看,部分主題公園建設將因政策打壓受到一定限制,行業面臨“大洗牌”;從長期來看,這一政策的出臺有利于進一步加強主題公園行業的監管,規范國內主題公園旅游市場,將大大促進主題公園行業的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