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國海洋石油市場發展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海洋油氣資源是重要戰略補充
2016-2018年由于上游資本支出減少,原油產量出現連續三年的下降;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46189萬噸,創近十年來的新高;疊加近年來中東地緣局勢較為緊張。綜合上述因素,我國能源安全的保障受到了不小的挑戰。
目前我國石油開采主要在陸上進行,海洋石油的開采占比較小,根據第三次石油資源評價結果,我國海洋石油探明程度為12%,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處于勘探開發早中期階段,未來增產潛力大,是我國油氣資源重要的戰略補充。
我國原油產量連續三年下降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2018年我國原油產量呈現出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2016-2018年由于上游資本支出減少,原油產量出現連續三年的下降,2018年下降至1.89億噸,較2017年同期下降1.3個百分點。
原油產量不斷下降疊加需求量的不斷增加導致我國原油需要大量的進口,以彌補供給的不足。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09-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不斷攀升,2018年中國原油進口量達到46189萬噸,創近十年來的新高。
石油產量的不斷下降和進口量不斷增加的后果是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不斷走高;此外中東是我國重要的原油進口地區,近年來中東地緣局勢較為緊張。綜合上述因素,我國能源安全的保障受到了不小的挑戰。
海洋油氣資源是重要戰略補充
目前我國石油開采主要在陸上進行,海洋石油的開采占比較小,例如2018年中海油原油產量占比不足20%。但由于陸上石油開采時間長,很多油田已經進入了二次開采甚至是三次開采階段,不僅開采成本高,開采難度也在不斷加大。
根據第三次石油資源評價結果,我國海洋石油資源量為246億噸,占全國石油資源總量的23%。我國海洋石油探明程度為12%,海洋天然氣探明程度為11%,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處于勘探開發早中期階段,未來增產潛力大。
在開采成本方面,海洋油氣的開采也具有一定的優勢。例如,2018年中海油勘探開采盈虧平衡點對應油價39.59美元/桶,而中石油和中石化分別為48.10美元/桶和55.09美元/桶。
根據中石油百科官網,目前全球海洋石油鉆井裝備可分為固定鉆井裝備和可移動鉆井裝備。固定鉆井裝備作業于固定海域,通常為綜合處理平臺,配備鉆機模塊,但不以鉆修井為主要功能;可移動鉆井裝備主要功能是鉆修井,能往返于不同油氣田實施鉆井作業。
中海油服鉆井平臺規模位居全球第二,客戶資源穩定,具有一體化優勢。2019上半年,中海油服經營管理52座鉆井平臺,包括38座自升式平臺與14座半潛式平臺,規模位居全球第二位。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行業的發展環境;石油天然氣資源勘探情況;國際石油天然氣開發行業發展情況;中國石油天然氣開發行業發展情況;石油天然氣主要領域需求情況...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