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車得多地力推 真實現狀卻不容樂觀
目前停車難已成為中國各大城市通病,因停車困難引發的問題屢見不鮮,為了解決停車難的問題,共享停車的概念應運而生,共享停車行業也隨之誕生,各大城市也就共享停車提供了諸多政策支持,但在實踐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少的問題......
我國汽車保有量飛速增長 停車位供不應求
近年來,得益于經濟快速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升、國家政策推動等因素,我國居民的汽車產品需求持續旺盛。
從汽車保有量來看,2006-2018年,我國汽車保有量呈逐年遞增趨勢,且增速始終保持在10%以上;2018年,全國汽車保有量達2.40億輛,與2017年相比,全年增加2300萬輛,增長了10.38%。
根據住建部《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導則》的數據,停車泊位數應達到車輛保有量的1.1-1.3倍為宜,按照組隊1.1的比率計算,2018年我國停車泊位理論上至少需要2.64億個。而2018年現有停車位僅為9233萬個左右,還存在巨大的停車需求缺口,停車場供需矛盾日漸加劇,停車難問題逐漸突出。
車位使用率低下 各地力推共享停車
然而停車難問題的關鍵,并不僅僅在于車位數量的高額需求缺口,還和停車位的使用率也有極大的關系,根據CBNData和ETCP聯合發布的《ETCP2017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大數據報告》,雖然我國停車位缺口率已經達到50%,但與此同時,車場的平均空置率也高達51.3%,存在嚴重的停車資源浪費現象。
2017年8月,ETCP對其進駐的十大核心城市展開了車位使用率率調查,車位使用率較低,全國有超過90%的城市的車位使用率在50%以下,北上廣等主要城市的車位使用率都在40%-50%之間,車位的使用率具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針對停車位稀缺,車位使用率地下的問題,共享車位應運而生。
共享車位,也稱為錯時停車,允許一些單位或個人將專有停車位對外開放,并通過移動互聯網平臺進行分時出租。目前已有ETCP、有位停車、車位分享等10多款與共享停車有關的APP上線,各地也在政策方面進行了引導。尤其是上海、北京、廣州等一線城市,出臺了各項相關政策對共享停車進行了大力扶持。
成都、南京、貴陽等城市也相繼推出了鼓勵停車共享的措施,2018年11月,在第16期城市治理圓桌論壇中,市停車設施管理中心表示南京將于2019年打造停車共享信用綜合平臺,并將此納入全社會信用管理系統。
根據《2018年中國停車行業發展白皮書》披露,2018年,哈爾濱市及浙江、廣東、江蘇多地市實施了機關事業單位內部停車位對外開放共享。哈爾濱目前開放的機關事業單位泊位有1000個,杭州市為1600個,嘉興市為9000個,紹興市為2400個,金華市為4100個,溫州市為260個,肇慶市為5300個,衢州、鎮江、常熟等地也下發通知要求機關單位開放共享。
各大城市對共享停車的大力推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資本流入停車行業,2018年大量停車企業完成融資。如小貓停車完成8000萬的B輪融資,E停車完成2000萬的A輪融資,智慧停車行業的獨角獸企業ETCP也完成了D輪融資。
現實問題頻發 共享停車發展困難重重
不難看出,共享停車發展的勢頭一片大好,但共享停車的解決方案在落地實施時卻出現了大量現實問題。
在共享停車技術方面,找不到停車位、停車計時不精準的問題時有發生,使得租用共享車位的人要花費較大的時間成本去尋找車位。車位共享成功后,后臺更新不及時,超時聯系不到租戶,停車App售后維修不順暢等問題都讓使用者備感麻煩。
在運營細節方面,共享停車的費用收取,共享停車的資金監管,車輛剮蹭等問題的責任劃分,小區物業的配合義務等問題都還處于模糊階段。鮮有具體政策落地,配套的標準并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們的顧慮,阻礙了共享停車的發展。
總的來說,共享停車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其在方案具體落地時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一些現實問題,而如何解決這些現實問題正是共享停車行業發展的關鍵。為此,前瞻產業研究院提出簡要策略下表所示,詳細策略與具體實施方法請參考《2019-2024年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慧停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等解決方案。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智慧停車行業的發展背景、產銷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智慧停車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智慧停車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