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互聯網醫院模式發展概況與市場趨勢 2014年互聯網醫療平臺開始探索互聯網醫院模式【組圖】
2014年互聯網醫療平臺開始探索互聯網醫院模式
2013年,我國多個醫療環節開始互聯網探索,春雨醫生、好大夫、平安好醫生等互聯網醫療平臺走入大眾視線,隨后的2014年,國家衛計委首次提出“遠程醫療”概念,隨后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醫療平臺紛紛落地覆蓋患者看病全流程的互聯網醫院。2018年5月,隨著平安好醫生在港股上市,標志著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進入理性發展階段。
在2014-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療服務提供商紛紛落地互聯網醫院領域期間,互聯網醫院經歷了快速興起和嚴格監管階段,而2018年最新的政策對該模式進行了規范,明確了其組成形式和業務范疇,包括明確互聯網醫院必須以實體醫療機構為依托,嚴禁互聯網醫院進行首診、診療行為全程留痕等,標志互聯網醫院的發展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受政策影響2014年后互聯網醫院模式迎來快速發展期
2014年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深圳友德醫科技有限公司和廣東省內數十家連鎖藥店共同組成的廣東省網絡醫院,開啟了互聯網醫院的探索模式;2015年在烏鎮互聯網大會揭牌的烏鎮互聯網醫院讓互聯網醫院的概念真正進入大眾的視線。隨后互聯網醫院的建設也進入高峰期,2016年共有25家建設完成,2017年建設完成48家。根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8年11月末,全國互聯網醫院數量共有119家。
從我國互聯網醫院的問診量來看,根據凱度咨詢統計,2016-2018年我國互聯網醫院問診量呈快速增長趨勢。2018年前11個月,我國互聯網醫院問診量達到了0.9億人次,但問診量滲透率不到1%。截至2018年11月末,我國互聯網醫院主要分布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和廣東兩個省份,這兩個省份的互聯網醫院合計為43家,占國內互聯網醫院總量的36.13%,而從單個省份的互聯網醫院的數量分布情況來看,寧夏回族自治區境內的互聯網醫院數量達到27家,原因系銀川受地方政策影響布局數量最多。綜合來看,我國互聯網醫院模式在政策鼓勵下,迎來了快速增長期。
注:問診量滲透率=互聯網醫院問診量/全國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人次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創新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第一章首先分析互聯網+對中國醫療行業的重構與推動。第二章從患者、醫生及醫院等不同角度并結合具體案例來分析互聯網+醫療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第三章主要分析互聯網+醫療...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