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杏產品加工行業區域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區域分布較廣【組圖】
行業區域分布較廣
從供給角度來看,我國杏產品加工行業區域分布與杏樹分布相一致。目前,我國杏樹主要分布在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在遼寧西部、山東湖北、湖南等省杏樹也有較快的發展和分布。
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的杏樹面積最大,約100萬公頃,主產區在赤峰、通遼、錫林郭勒和鄂爾多斯;新疆杏樹面積其次,約為21.58萬公頃;陜西杏樹面積10.7萬公頃,排在第三,主產區在陜北的吳旗、安塞、靖邊、榆陽、志丹和定邊。
具體產品方面,杏罐頭主產區為河北、山東、遼寧、浙江、福建等地;濃縮果(醬)主產區在新疆地區;杏干(脯)主產區為新疆、甘肅、北京、河北、山東濱州等地區;杏蜜餞主產區為山東濱州地區;杏酒主產區為天津地區;杏仁油主產區為遼寧、山西、甘肅等;杏仁露主要由河北承德市杏仁露露集團生產;脫衣杏仁主要在河北、北京、陜西、山西、寧夏、甘肅等地區生產;酥杏仁在山西研制生產;杏片在河北保定生產并出口。
從需求角度來看,我國各省市各群體對于杏加工產品均有一定需求。一般認為,年輕群體對于精加工的杏干和杏果飲料的需求較大,而中老年人對于杏酒以及傳統手工制法的杏干需求較大,女性群體則是主要的杏仁中活性物質的提取物產品的最終消費群體。
具體規模而言,目前河北、山東、遼寧等省份對于杏加工產品需求較大。其中,河北省是我國杏主產區,管轄的11個地級市均有杏樹種植,鮮杏主要種植區為張家口、保定、邢臺和承德,山杏仁主要種植區為石家莊、秦皇島、保定、張家口和承德,杏扁主要種植區為張家口和承德。結合當地的杏樹種植分布情況,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河北省杏產品需求規模在1.40-1.90億元左右。
山東省并非國內杏樹主要種植區,而且杏面積總體呈下降趨勢,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當地對杏產品的需求很大。據測算,山東省杏產品需求規模在12-21億元左右。
遼寧省對于杏產品的需求也較大,結合遼寧省杏加工產品的需求環境和特點進行測算,近年來遼寧省對杏加工產品的需求規模在3億元左右。
行業發展因地制宜
杏由于成熟過于集中,加之不耐貯運,所以市場供應期非常短,很難形成杏果的周年供應,也正因如此,杏果的提早上市或延遲供應具有極高的經濟效益,所以杏的促成栽培、延遲栽培和冷鏈貯藏是鮮食杏以后的發展方向。
同時,由于國內杏的采后加工能力薄弱,未來將重點培育專用或者兼用加工品種,在加工能力強的產地適當發展晚熟加工品種,盡力延長杏果原料供應期,創造有利于發展加工品的條件;培育專用或者兼用加工品種,在加工能力強的產地適當發展晚熟加工品種,盡力延長杏果原料供應期,創造有利于發展加工品的條件。
發展杏產品加工行業有許多優點,它對設備和技術要求相對較低,不像濃縮杏漿、杏酒等需要投資建廠生產,適合產地發展,產品容易保存和運輸。有條件的話在原料豐富的產區建立濃縮杏漿等產品生產廠,可帶動當地杏產業發展。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背景與環境;國際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的發展經驗;中國農業產業化與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現狀;中國農業產業化...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