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容14倍 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發展現狀與趨勢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發布《深圳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深圳國家高新區擴區方案的通知》,其中重點指出將深圳國家高新區從原來的11.52平方公里規劃面積,擴區后深圳高新區總規劃面積為159.48平方公里,形成“一區兩核多園”的高新區發展布局。
深圳高新區的擴區,有望破解發展空間瓶頸,更好地復制管理模式、發揮品牌優勢,實現產業統籌布局、創新資源整合協同配置,把深圳高新區建設成為深圳自創區內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區。
與此同時,對于推動全國高新區的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全國高新區將借鑒深圳高新區的發展經驗,邁向新的發展階段。
國家高新區已取得顯著成效
1988年8月,中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化發展計劃-火炬計劃開始實施,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被明確列入火炬計劃的重要內容。在火炬計劃的推動下,各地紛紛結合當地特點和條件,積極創辦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08年,全國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僅為54個,到2017年底已增至156個,隨著2018年3月國務院批準又同意12個高新區升級為國家級高新區,至此國家級高新區達到168個。
其中,江蘇、廣東、山東分布以17、14、13個國家級高新區是數量位列全國前三;湖北高新區數量也超過10個,位居中部第一,全國第四。
國家高新區數量的快速增長,源于整體經濟實力和技術實力的不斷上升。2014年,國家高新區總產值為6.96萬億元,到2017年國家級高新區產值已增至9.52萬億元,高出同期國家級經開區產值0.41萬億元。
目前,國家高新區經濟繼續提質增效,保持穩中有進、穩中向好勢頭,有力支撐了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促進了經濟發展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數據顯示,2017年,國家級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30.71萬億元,同比增長11.03%;凈利潤2.14萬億元,同比增長15.57%;實繳稅費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52%。
另外,國家高新區還積極主動參與國際經濟與產業競爭,不斷優化出口貿易結構,提升技術貿易和服務貿易的比重和水平。2017年,國家高新區出口創匯達4780.7億美元,同比增長8.91%。
未來發展呈現四個新趨勢
根據當前發展現狀,國家高新區在有力支撐國民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的同時,呈現出幾個新趨勢。
首先,由“量”的增長向更加注重“質”的提升轉變。隨著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競爭日趨激烈,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必須立足自主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化,推動技術創新進程,大力提高高新區的整體發展質量,而不僅僅是增加數量。
其次,由以“硬投入”為主向更加注重打造“軟環境”轉變。“軟環境”的打造意味著要制定針對性政策,激勵科技人員、企業家創業,加強制度創新,保持高新區精簡、高效、服務的體制和機制,認真解決民營科技企業的產權問題,落實并保護創業者權益,支持高新區企業建立新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大力推動企業技術創新。
第三,由以土地出讓、優惠政策為主向更加注重改革和營造創新創業生態轉變。這高新區創新創業服務體系的建設是將孵化服務機構、創業資本市場和信息網絡構成一個完整的體系,實現官、產、學、研、資、介、貿的有機結合,更加有效地推進科技產業化進程,促進科技型中小企業迅速成長。
最后,由單純發展產業向更加注重科技、經濟和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轉變。未來,高新區將建設成為高新技術產業化的基地、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孵化的基地、高新技術企業家迅速成長的基地,技術創新的示范區、改革開放的先行區和帶動兩個文明建設的新社區,使高新區的特色更加鮮明,發展更加迅速,作用更加顯著。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產業園區開發商典型商業模式與設計策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產業園開發商業模式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產業園開發商業模式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