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行業主體發展概況與市場趨勢分析 已有較充分發展【組圖】
各主體已有較充分發展
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是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和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分工協作為前提,以規模經營為依托,以利益聯結為紐帶的一體化農業經營組織聯盟。
具體來看,龍頭企業是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的重要力量,是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關鍵。支持龍頭企業發展,對于提高農業組織化程度、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現代農業建設和農民就業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隨著農業的不斷壯大,國家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全國范圍內龍頭企業數量不斷上升。根據農民日報社統計的數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017年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以上的企業有62家,相比上一年增加了6家。
其中,廈門象嶼股分有限公司、河南萬邦國際農產品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新希望集團有限公司、正邦集團有限公司、內蒙古伊利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漯河市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河南雙匯投資發畏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南京農副產品物流配送中心有限公司位列前十。
農民合作社是農民自愿聯合、民主管理的互助性經濟組織,成立目的是利用合作社的服務以及分享合作社的利益,目前主要包括種植養殖型合作社、農資型合作社、農業機械型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土地流轉合作社)、勞務合作社、休閑旅游合作社、社區合作社和金融合作社等。
我國對于農民合作社發展持積極扶持態度,僅去年就出臺了多項政策配套文件對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的發展予以支持。同時,還有很多政策措施正在醞釀之中。不斷完善的制度保障,將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發展提供強大的支撐。
在政策大力推動下,全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大幅飆升。截至2018年底,全國在工商部門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數量已達到214.8萬家,較2017年底增長6.5%。
家庭農場是我國現代農業最重要的組織形式和經營載體,是新型農業經營體系的基礎支撐。家庭農場在農民合作社組建運營、發展訂單農業,帶動小規模農戶改進生產技術、降低成本等方面發揮了核心作用,已成為農業合作社組織的發展助推劑。
根據《農村經營管理》雜志調查,截至2017年底,全國家庭農場累計達54.9萬個,比2016年底增加10.4萬個,增長23.3%。其中,從事種植業的家庭農場33.7萬個,占家庭農場總數的61.5%;從事畜牧業的家庭農場10.1萬個,占家庭農場總數的18.3%;從事漁業、種養結合、其他類型的家庭農場分別為3.0萬個、5.9萬個、2.2萬個,分別占家庭農場總數的5.5%、10.8%、4.0%。
經營情況來看,2017年,各類家庭農場年銷售農產品總值1765.5億元,平均每個家庭農場32.2萬元。其中,年銷售總值在10萬元以下的家庭農場19.8萬個,占家庭農場總數的36.0%;10萬-50萬元的占44.4%,50萬-100萬元的占13.8%、100萬元以上的占5.8%。
各主體發展方向不同
對于龍頭企業而言,未來發展方向一是圍繞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幫助農民、提高農民、富裕農民為目標,以發展現代農業為方向;二是堅持市場導向,重視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品牌化培養;三是完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培育體系;四是強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加強環保理念。
對于農民合作社而言,縱向一體化仍是農民合作社未來的主要發展方向。縱向一體化既可以是單個農民合作社延長產業鏈,實現“內部”縱向一體化發展;也可以是產業鏈上多個農民合作社合作,實現“外部”縱向一體化發展。
對于家庭農場而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家庭農場承擔的社會化服務種類將更為多樣,更多家庭農場將參與到土地整理、職業農民培訓、農業科研試驗、有機肥供應等社會化服務項目中。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介紹了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的基本概念并分析了農業產業化發展的發展意義和發展環境。隨后,報告對國外產業化發展經驗進行了總結,對中國目前產業化發展現狀進行了分析;...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