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 亞太地區最具潛力【組圖】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航天技術的迅猛發展,衛星遙感技術在人類社會生產、生活各領域的應用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商業遙感衛星進入技術全面更新和產業化發展時期。到2017年,全球遙感衛星市場業務收入規模已達到22億美元。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測算,2018年全球遙感衛星市場業務收入約為24億美元。
在規模不斷擴大下,為搶占更多份額,全球各國自2000年左右開始競相發射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導致全球遙感衛星數量大幅增加。根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CS)數據,截至2018年4月,全球遙感衛星數量達到684顆,較2017年末增加了64顆。
目前,發達地區仍是全球遙感市場主體,以北美和歐洲最為突出,合計占比達65%以上。美國遙感衛星發展相對成熟,擁有全球最多的在軌遙感衛星數量,占全球遙感衛星數量的30%左右;歐洲商業遙感衛星在技術能力、安全環境、產業結構等方面和美國的差距最小,產業環境相對成熟。
亞太地區是最具潛力的市場,歷史數據顯示其市場占比一直在20%左右,在日本、中國和印度大力發展民用遙感衛星的背景下,該地區市場占比有可能有所上升。日本遙感能力已經進入快速發展的階段,系統水平向美、歐看齊,具備了較為完善的環境探測觀測體系,2017年共發射3次遙感衛星。
我國商業航天起步較晚,相關法律法規還不夠健全,市場規模較小,產業鏈尚不成熟,商業遙感的發展仍處于初始階段。不過,隨著遙感應用商業化發展的不斷深入,相關行業發展迅猛。根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發布數據,2017年,中國遙感衛星發射數量為19顆。
印度遙感衛星的發展以需求為導向,通過加強國際合作、縮短研發周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成為該領域的領先國家,并逐步建立了多種分辨率相結合的遙感衛星體系。目前,印度已擁有世界最大的遙感衛星群,在軌運行的遙感衛星達11顆。
相比北美、歐洲、亞太地區,非洲、中東、拉美的市場占比一直較小,其中拉美市場需求增長較快。綜合來看,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區域市場處于漸變狀態。
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持續快速發展
首先,得益于商業用戶推動,全球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將持續快速發展。長期以來,政府和軍方通過大額數據采購合同,扶持商業遙感公司的發展,政府和軍方收入占各大公司收入60%左右。但隨著商業市場需求釋放,商業用戶訂單或將成為推動衛星制造發展的重要力量。
其次,商業市場需求推動了遙感技術的進步,加速技術創新和技術融合將成全球遙感衛星行業重要趨勢之一。例如遙感技術與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的創新融合,促使天地一體化發展,商業遙感與信息產業的融合進一步加劇。
最后,新的經營理念、融資手段和管控模式,降低了商業遙感的進入門檻,提高了私營企業與資本參與遙感的熱情。未來,新興的商業遙感公司利用多種渠道拓展投融資模式,在傳統市場外開拓出新的市場模式。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商業遙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