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金融控股公司行業發展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發展逐漸規范【組圖】
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勢頭強勁
20世紀以來,國際和國內的金融業發展都經歷了從自然混業經營到嚴格分業經營再到新型混業經營(綜合化經營)的發展歷程。在這個過程中,金融控股公司成為實現混業經營的主流形式,發展勢頭強勁。
我國金融控股公司的產生,最早可追溯至改革開放初期,當時,四大國有銀行的各級分支機構允許組建信托投資公司,并參與組建證券公司;但到90年代中期,分業經營監管要求下,證券公司、信托投資公司與銀行脫鉤,原有的以銀行為中心的金融控股集團被打破。
加入WTO后,我國開始放開對金融綜合的限制,2002年12月,國務院批準中信集團成立首家“合法”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此后,金融控股公司迎來快速發展,由金融機構作為主體的模式很快成為主流,但上市公司、互聯網公司、產業集團等也紛紛大舉進入金融業,成立金融控股公司。
經過十幾年的發展,目前,中國金融控股公司數量已經超過400家。根據控股主體的性質分類,中國金融控股公司可分為兩類:一類是金融機構在開展本行業主營業務的同時,投資或設立其他行業金融機構,形成綜合化金融集團;一類是非金融企業投資控股兩種或兩種以上類型金融機構,事實上形成了金融控股公司。
根據組織模式的不同分類,中國金融公司同樣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子公司模式,即由母公司旗下的各個子公司作為承擔金融業務的主體;一類是業務部模式,特征是把金融控股公司之下的組織結構劃分為不同的業務部門,該業務部門按照業務的性質、區域性特點或者服務的對象等來劃分。
金融控股公司是現代金融綜合發展的自然產物和必然趨勢,具有顯著優勢。例如,金融控股公司依然可以最大限度地發揮集團化這一經營優勢,推動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資源的合理流動,實現資源共享,達到優化資源配置的結果,并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產品鏈和價值鏈,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創造更多更大的價值,實現范圍經濟和規模經濟。
但在提高金融效率、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帶來了各種風險和問題,尤其是在沒有明確法律地位和缺乏政策支持規范下,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受到諸多限制,如難以在業務協作、資本運營、金融創新等方面發揮。
金融控股公司發展逐漸規范
針對金融控股公司的當期發展現狀,金融監管部門已有密切關注,預計不久將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監管辦法,補齊金融監管短板,推動金融控股公司有序健康發展。隨著相關文件的出臺,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將逐步規范,未來前景也更加明朗。
同時,在資本與科技雙輪驅動下,金融控股公司的發展值得期待。目前,金融業發展正在從單一的“資本驅動”向“資本與科技”雙輪驅動轉變。在科技與金融廣泛、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金融控股公司必將依靠科技驅動改造傳統業務模式,實現既定資本實力基礎上的競爭力提升,抓住新的市場機遇。
金融控股公司需通過外部引進、合作開發、自主設計、對外輸出等階段性跨越,逐步提升培育自主化金融科技開發和集成能力。綜合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和云計算等現代科技手段,推動金融科技全方位賦能金融控股公司發展,全面提升面向未來的核心競爭力。
此外,建立科學、全面的風險管控和防范機制是金融控股公司穩健、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但龐大的經營規模、復雜的組織架構和多樣化的業務結構決定金融控股公司風險管理體系的建設需要考慮的因素多、難度大,因而必須通過完善的制度、流程體系建設才能實現全面風險管理的目標。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金融控股公司趨勢前瞻與發展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在經濟全球化和金融市場一體化趨勢的推動下,金融業的競爭環境發生了日益深刻的變化,金融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傳統金融業務的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與此同時,客戶對全方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