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公共圖書館行業市場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 政策、法律保駕護航【組圖】
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明顯改善
公共圖書館是由國家中央或地方政府管理、資助和支持的、免費為社會公眾服務的圖書館,是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重要組成部分,通常由政府稅收來支持。
與專業圖書館不同,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可以針對兒童到成人,即所有的普通居民,因此成為普及科學文化知識、活躍城鄉群眾文化精神生活的重要公共文化機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省、地(市)和基層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都有了明顯改善,在當地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同時,政府對于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2017年7月,文化部印發《“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全國公共圖書館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文獻資源保障能力明顯增強,縣級圖書館總分館制基本建立,公共圖書館服務標準化、均等化水平顯著提高,信息網絡等新技術應用更加普及,法人治理結構建設積極推進,人才隊伍建設有效加強,政策法律保障更加有力,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公眾對公共圖書館服務的滿意度持續提升。
在此背景下,我國公共圖書館行業發展較快。根據文旅部數據顯示,2012-2017年,全國公共圖書館機構數量呈現逐年增長態勢;截至2017年末,全國共有公共圖書館3166個,比2016年增加13個。
從業人員來看,在公共圖書館數量持續增長下,從業人員數量也逐年增加,全國圖書館從業人員已從2012年的54997人上升至2017年的57567人。其中,具有高級職稱的人員6502人,占11.3%;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18729人,占32.5%。
藏書情況來看,截至2017年末,全國公共圖書館圖書總藏量96953萬冊,增長7.5%,其中古籍2701萬冊,與上年基本持平;電子圖書102627萬冊,增長15.6%。不過,全國人均圖書藏量仍較低,2017年為0.70冊,而發達國家人均超過1.5冊。
借閱情況來看,2017年全年全國公共圖書館發放借書證6736萬個,比上年增長20.4%;總流通人次74450萬,增長12.7%。書刊文獻外借冊次55091萬,增長0.7%;外借人次25503萬,增長2.5%。
公共圖書館未來發展前景廣闊
首先,相關政策、法律等的出臺為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保駕護航。例如,2018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是中國第一部圖書館專門法,是為了加強對公共圖書館管理,推進公共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較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公共讀書閱覽權利而制定的法律。這一系列政策、法律等的出臺與實施為圖書館各項業務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指導與規范,進而拓寬公共圖書館行業發展空間。
其次,我國公共圖書館服務效能總體上與國際先進水平存在不小的差距,未來應抓住制約服務效能提升的關鍵要素,以創新性的思路、創造性的方法設計出適應不同發展水平的服務效能提升項目,促使服務效能實現跨越式提升,最終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進一步發展。
最后,全民閱讀上升為國家文化發展戰略,公共圖書館行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所謂的“全民閱讀”大致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是在全社會營造好的閱讀風氣、閱讀氛圍和閱讀環境,提高全體社會成員的閱讀積極性;二是實現全體社會成員享受閱讀資源、利用閱讀條件的平等化。公共圖書館是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重要陣地,如何做好全民閱讀推廣活動、實現全民閱讀資源與閱讀條件的平等化,成為未來五年內公共圖書館的戰略重點。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公共圖書館運營管理及發展模式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公共圖書館發展環境;公共圖書館的發展現狀;公共圖書館數字化發展的必然性及發展策略;公共圖書館免費開放后帶來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公共圖書館資源建設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