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智慧城市發展現狀與2019前景分析 2022年突破25萬億【組圖】
全球加速智慧城市建設 各領域發展前景好
2008年11月,在紐約召開的外國關系理事會上,IBM提出“智慧地球”的理念,引發了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熱潮。智慧城市建設是以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線,其他資源優化配置為輔,在民生、環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務、工商業活動等需求上予以智能化改造,打造城市發展的新模式。
智慧城市基礎性建設主要包括物聯網、云計算、智能交通、智能電網等領域,這些基礎性領域的快速發展將會推動全球智慧城市建設的進程。據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物流網、云計算、智慧交通和智慧電網的市場規模分別為798、2628、900和208億美元,預計2018年這四個領域的市場規模分別將為1000、3088、1125和247億美元。
經過初期的構想和實施,全球智慧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到起步階段。各國開始規劃未來幾年智慧城市建設的方向,如歐盟推進“數字歐洲”項目,著力推進人工智能的發展,另外還在網絡安全、數字技術培訓推廣和電子政務等領域進行了規劃;新加坡推出為期十年的資訊通信產業發展藍圖——“智慧國2025”計劃。
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政策利好 地方政府積極響應
我國智慧城市的建設,得到國家和各級地方政府的支持,2017-2018年,國家頒發一系列政策鼓勵智慧交通、智慧醫療、云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發展。如在2017年7月,國務院發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規劃》中指出面向2030年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六個重點任務,即構建開放協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創新體系、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經濟、建設安全便捷的智能社會、加強人工智能領域軍民融合、構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礎設施體系和前瞻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科技項目。通過加快人工智能與經濟、社會、國防等方面的深度融合,為智慧城市的建設打下夯實的基礎。
同時,為了加快智慧城市建設,我國通過采取分批試點的方式來推進實施。2013年1月,我國住建部確定了成都市等99個智慧城市試點;2013年8月,確定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3個城市作為第二批國家智慧城市試點。2015年4月,確定了84個城市作為第三批智慧城市試點。另外,各級地方政府和“十三五”規劃的補充,截止2018年11月底,我國超過500個城市正在規劃和建設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大 2022年突破25萬億
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性領域的快速發展,為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以云計算為例,關鍵技術已達到國際領先水準,能支持海量并發、混合云、多云管理等復雜應用場景需求。2014年,我國智慧城市的市場規模為0.76萬億元,至2017年市場規模達6萬億,三年漲幅達689.47%。據中投預計,2018年我國智慧城市市場規模將達到7.9萬億元,未來五年(2018-2022)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33.38%,2022年將達到25萬億元。
更多數據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智慧城市建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智慧城市建設內涵及構建途徑;國外智慧城市發展狀況;;中國智慧城市發展現狀,智慧城市建設運營模式,智慧城市建設基礎產業(互聯網、物聯網、云計算、地...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