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快遞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分析 農村電商將成為新增長點【組圖】
雙十二結束,你買的東西到家了嗎?消費者在雙十一和雙十二這兩天瘋狂的買,期間亦是囤積了大量快遞包裹。實際上,近幾年我國已經成為快遞大國,快遞業已成為人民群眾生活的“必需品”。
快遞業務量及業務收入不斷增長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布的數據,近幾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逐年上升,2017年突破400億件,達到400.6億件,同比增長28.2%,連續4年穩居世界第一,年業務量占全球45%以上,對世界快遞增長貢獻率超過一半;快遞業務收入完成4957億元,同比增長24.7%。2018年1-11月,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52.9億件,同比增長26.3%,業務收入累計完成5429億元,同比增長22.3%。
雙十一雙十二再創新高
每年的雙十一是快遞業務的高峰期,雙十二是小高峰期。2018年的雙十一和雙十二快遞業務再次創新高。2018年雙十一期間(11月11日-16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郵(快)件18.82億件,同比增長25.8%;雙十二當天,郵政、快遞企業共攬收郵(快)件3.22億件,比去年同期增長32.5%。
異地快遞業務量最大
在我國,國內異地快遞業務是主流。2018年1-11月,全國快遞業務量完成452.9億件,其中,同城業務量累計完成102.4億件,占22.6%的比重;異地業務量累計完成340.5億件,同比增長26.9%,占比達75.2%;國際/港澳臺業務量累計完成10億件,同比增長36.7%,占2.2%。從快遞收入來看,2018年1-11月,異地快遞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51.3%,同城以及國際/港澳臺分別占15.1%、9.8%。
快遞業務以東部為主
2018年1-11月,中國東、中、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分別為79.9%、12.2%和7.9%,業務收入比重分別為80%、11.2%和8.8%。與去年同期相比,東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下降了1.2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下降了0.9個百分點;中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了0.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了0.4個百分點;西部地區快遞業務量比重上升了0.6個百分點,快遞業務收入比重上升了0.5個百分點。我國快遞業務仍以東部為主,但逐漸向全國各區域擴散。
金華義烏表現亮眼
從2018年前十一個月的快遞業務量以及快遞業務收入排名來看,東部區域城市快遞業務發展較好,特別是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在快遞業務量上,金華市超越北上深等一線城市,排名第二。金華市的義烏縣是著名的小商品批發市場,2018年1-11月,義烏郵政和快遞業務量達到25.42億件,同比增長52.31%,高于全國26.5%的增長速度;業務收入(不包括郵政儲蓄銀行直接營業收入)突破百億大關,達114.32億元,同比增長9.52%。
隨著電商以及網絡的快速發展,我國快遞服務網絡已經深入到全國的每一個角落,從城市到農村、從草原到高原、從邊疆到海島。在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驅動和服務業領跑的背景下,快遞行業具有較大發展潛力和空間。在互聯網的推動下以及智能配送、無人機配送等技術的不斷更新下,快遞行業與其他行業的融合發展正在加速,未來隨著快遞與當地產業的協同發展,包括電商集中村在內的農村或偏遠地區快遞將成為市場新的增長點。
以上數據分析均來自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快遞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環境;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規劃;全球快遞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國快遞行業的發展情況;中國網絡購物物流配送情況;快遞行業重點區域發展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