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手機屏下指紋識別和3D識別發展現狀:光學識別技術應用最為廣泛,3D識別前景可期
屏下指紋識別和3D識別成為全面屏手機解鎖主要方案
2013年9月,iPhone 5S發布之后,指紋識別開始在手機上廣泛應用,電容式指紋識別在解鎖速度以及成功率上不斷進步。
2017年2月,三星發布全面屏手機S8,帶動全球對100%全面屏手機的追求,2018年全球全面屏手機滲透率約為45%。由于全面屏手機正面沒有空間放置電容式指紋識別傳感器,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和3D識別技術應運而生,成為當代全面屏手機識別解鎖方案。
無論是“劉海屏”、“水滴屏”、“AAhole”還是“全面屏”,各大手機廠商對高屏占比的追求從未停止。與普通電容式指紋識別方案相比,光學屏下指紋識別以較佳視覺表現、便捷操作體驗與低廉的價格成本從多種技術路線中脫穎而出。超聲波屏下指紋傳感器受限于穿透距離只能應用于軟屏,但柔屏與硬屏模組方案的價格差距令超聲波方案只能限于高端機型。全屏幕指紋識別由于技術尚未成熟,尚未有相關配置手機量產。
2017年蘋果發布iPhone X為首款帶有3D sensing功能的量產手機,在全球掀起了3D人臉識別風潮。3D識別成為未來可能替代屏下指紋識別得另一手機解鎖方案。
目前全面平屏手機解鎖方案主要為屏下指紋識別和3D識別方案,其中屏下指紋識別又分為光學指紋識別方案、全屏幕識別方案和超聲波指紋識別方案。3D識別方案包括3D結構光、TOF和雙目立體成像三種方案。屏下指紋識別仍然是當下全面屏手機解鎖方案首選。
屏下光學指紋識別占主要地位
從近年來屏下指紋識別和3D識別應用來看,光學指紋識別在全面屏手機中應用最為廣泛,3D識別技術在國產手機中滲透率相對較低,但未來應用前景更加廣闊,例如在VR/AR、3D掃描建模等場景。
2018年1月24日,vivo發布了全球首款屏下指紋識別手機——vivo X20Plus。vivo X20Plus采用的是美國Synaptics(新思國際)的屏下指紋傳感器——Clear ID FS9500,基于光學技術實現。
2018年3月19日,vivo 21屏下指紋識別手機發布,采用了來自匯頂科技提供的光學識別傳感器。此外,小米、華為、魅族在2018年都相繼發布了基于光學識別技術的屏下指紋識別手機。
目前僅華為榮耀10采用超聲波指紋解鎖方案,全屏幕指紋識別技術尚無應用。
采用3D識別技術的手機廠商目前僅有iPhone、小米、OPPO少數幾家實現量產,大都采用3D結構光識別技術,vivo TOF人臉識別技術仍處于研發狀態。
2018年8月23日,OPPO 發布了全球首款搭載TOF 3D識別技術手機——OPPO R17 Pro。
屏下指紋將迎爆發增長,光學方案成本占優,3D識別前景可期
2019年屏下指紋方案有望迎接爆發。屏下指紋方案具有美觀、便捷、解鎖迅速、符合用戶習慣等優點,目前方案的整體成本基本能夠有效控制,已經被不少中端機型采用,未來隨著屏下指紋方案的不斷成熟和價格的下降,方案滲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根據 IHS Markit,預計 2019年使用屏下指紋傳感器的智能手機出貨量至少將達到1億臺,到2020年則進一步翻倍至2億臺,市場空間超20億美元,有望在未來3年保持高速增長。
受結構光模組以及ToF模組的價格限制,從雙攝的發展歷程來看,隨著算法的提升,對于硬件的要求會相應降低,同樣的,3D識別模組的價格終會下降。3D識別在人像模式的表現和功能拓展會是各廠商接下來宣傳的重點,并且隨著算法、美顏功能在軟件層面的提升,對于硬件的需求會適當放寬。從中長期來看,國產手機3D識別滲透率未來有望大幅提升。
以上數據來源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智能手機行業市場需求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智能手機行業的背景以及所處階段;智能手機行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中國智能手機行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智能手機行業的市場需求特征;智能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