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退坡后,全球光伏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
光伏是全球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發電技術可以追溯到 1839 年法國科學家 E.Becquerel 發現液體的光生伏特效應,大規模商業應用要從2004年德國率先推出光伏補貼政策開始。自2004年起,光伏行業發展歷程可以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
扶持政策陸續出臺
光伏是是重要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性相較于其他發電方式都較小,站在可持續發展的角度,光伏具有天然優勢。但光伏產業發展一直面臨發電成本相對較高的問題,在行業導入期競爭力遠不如傳統化石燃料,作為國家發展的指引者,政府必須為其未來的發展制定可行目標,以期經濟體實現可持續發展,從而政策扶持是必要的。
世界各國對于光伏產業的支持政策包括固定價格收購制度,稅收優惠政策等,或采用綠證制度通過市場競價發放補貼、可再生能源配額制等。
裝機容量逐年提高
在各國政府的推動下,近年來太陽能開發利用規模快速擴大,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加快,成本顯著降低,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重要領域,在可再生能源領域占據重要地位。2017年,太陽能光伏裝機容量在可再生能源(水電除外)裝機容量中的比重達到36.49%。
光伏發電技術的開發始于 20 世紀 50 年代。隨著全球能源形勢趨緊,光伏發電作為一種可持續的能源替代方式,自 20 世紀 90 年代后半期起,世界光伏行業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2005-2012年,德國、西班牙、意大利等國家先后推出 FIT(Feed-in tariff)補貼政策,刺激歐洲市場裝機量快速增長,也帶動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快速增長。
截至2017年底,全球光伏裝機總量已超過400GW。其中2017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約98GW,比2016年增長32.3%。2007至2017年全球光伏發電平均年增長率超過30%,成為全球增長速度最快的能源品種,預計2018年全球光伏裝機容量將達到495GW。
亞太新增裝機較多
從區域方面來看,不同國家與地區光伏裝機容量增長態勢有所不同。
歐洲方面,自2011年開始歐洲整體的太陽能光伏裝機量增速逐步放緩,2014年開始整體增速水平基本穩定在10%以內,市場整體需求偏弱。歐盟2016年新增大型地面光伏裝機僅為6.7GW,比2015年新增裝機下降了33%。如果考慮居民屋頂光伏裝機,2016年也較2015年下降了21%;受益于技術升級帶來成本降低,歐洲光伏也出現回暖跡象,2017年新增光伏裝機容量8.8GW,同比增長31.3%。
美國2017年新增光伏裝機量達12.5GW,較2016年同比下降了約16%。盡管2017年新增裝機量較2016年有所下滑,但較2015年以前的新增裝機體量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亞洲市場方面,作為全球經濟快速增長的金磚四國之一,印度為使電力設施配套經濟民生發展,全面向國際資本開放能源市場。同時,印度為應對氣候變化,總理莫迪提出到2022年可再生能源裝機200GW計劃,其中光伏100GW,2017年印度光伏新增裝機量為9GW,未來增長空間廣闊。相較而言,日本光伏市場增長動力不足,2017年裝機量僅為6.8GW,年新增裝機量已連續兩年下跌。
在2017年的新增裝機量中,我國貢獻了53GW,與2016年新增裝機量相比,同比增長了56%。截至2017年底,我國累計裝機容量達130GW,新增和累計裝機容量均為全球第一。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光伏行業投融資前景與戰略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光伏邊框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光伏邊框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光伏邊框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