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服務成長空間巨大 私營美容機構“春天”來臨?
醫美服務行業高速增長,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據統計,2017年中國醫美服務行業市場規模為994億元,同比增長28.09%,占醫美行業比重為56.48%。2013-2017年,醫美服務行業復合增長率為24.11%,醫美服務業保持高速增長。此外,從相對滲透率和相對人均年收入來看,與醫美發展比較成熟的巴西相比較,巴西的人均年收入僅僅是中國的1.0倍,而醫美的滲透率達到了5.8倍。因此,醫美服務行業的市場成長空間巨大。
醫美服務行業細分市場
——按收入主體劃分,以私立民營為主
醫療美容服務市場按主體性質可分為公立機構和私立民營機構,按類別可分為公立機構的整形美容科、公立的整形專科機構、大型連鎖機構、中小型機構和私人小型診所。
公立機構整體上屬于非營利性質,受衛生部門直接監督,相對安全性高、風險小,價格優。主要的公立醫院整形科代表包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八大處)、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等。
民營機構經營方式更加靈活,可選擇的項目豐富,價格區間種類多,服務性大大提高,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體驗。大型民營醫療美容連鎖機構包括美萊、藝星、伊美爾、聯合麗格等。另外,市場中還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型機構和私人小型診所。由于目前行業整體監管尚不完善,據不完全統計,市場中存在的黑診所數量已超60000家,黑診所年手術量為正規診所的2.5倍,超2500萬例,也給正規機構運營帶來巨大的壓力。
從市場規模上看,醫美服務行業以私立民營機構為主;2017年,私立民營機構的市場規模為796億元,公立機構的市場規模為198億元;從復合增長率看,2013-2017年,私立民營機構的復合增長率為26%,高于公立機構18%的復合增長率;由此可見,醫美服務行業的發展趨勢是向私立民營化發展。
——按《醫療美容分級管理目錄》標準劃分,美容外科是重點發展市場
按照2009年原衛生部下發的《醫療美容分級管理目錄》的分類方式,醫療美容科分為美容外科、美容牙科、美容皮膚科和美容中醫科四個二級科目。從市場規模上看,美容外科為重點發展的細分市場;2017年,美容外科市場規模為772億元;其次美容皮膚科為194億元;美容牙科和美容中醫科比重較小。從復合增長率看,美容皮膚科的復合增長率高達26%,超過外科24%的復合增長率,皮膚科的發展潛力較大。
——私立美容外科市場以整形手術醫美服務為主
醫療美容外科又分為整形手術醫療美容服務和注射醫療美容服務。醫療美容外科市場相對門檻較高,行業監管也相對嚴格。囿于體制機制限制,雖然公立機構在技術及醫生資源上占優,但整體發展增速仍略低于私立機構的增速。因此,從私立美容外科市場細分市場規模看,整形手術醫美服務占據主要市場。2017年,整形手術醫美服務市場規模為408億元,占比高達68.11%;注射醫療醫美服務市場規模為191億元;二者近幾年復合增長率相近。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整形醫院行業深度市場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行業市場環境出發,以市場需求作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企業當前的發展規模、發展速度和運營情況。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幾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市場數據,讓您...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