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衛星發射創歷史新高 衛星服務市場水漲船高
全球衛星發射數量增量提升,2017年創歷史新高
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發射衛星數量為345顆,同比2016年126顆大幅增長,破近年來衛星發射數量的歷史記錄。表明整體而言,全球范圍內各個國家不同領域對衛星的需求量不斷。
另據根據聯合國太空事務辦公室(UNOOSA)記錄的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8月份,聯合國太空研究辦公室已經記錄到有204顆衛星被發射到太空,遠超2016年全年的衛星發射數量。
根據美國衛星工業協會(SIA)統計,截至2016年底,全球在軌衛星共1459顆。2017年全球又創記錄的發射了345顆衛星,使得全球范圍內的衛星數量不斷增加。
根據不同的應用目的,現階段全球衛星的應用主要分為對地觀測衛星、商用通信衛星、氣象衛星、民用/軍用通信衛星等,由于衛星的應用不受自然災害、社會環境變化等的影響,因此其在各個領域的應用逐漸廣泛,其中對地觀測衛星是衛星的主要應用領域,2017年其衛星數量占比為49%,商業通信衛星就占18%,軍民兩用通信衛星占3%,氣象衛星占15%,科研衛星占6%,軍事偵查衛星占6%,海洋衛星占2%。
目前,由于衛星在對地觀測、軍事偵察、民用/軍用等領域應用的不斷擴展,各應用領域對衛星的需求量都有較大的增加。
全球衛星收入規模逐年增加,衛星服務為主要渠道
2018年6月13日,衛星工業協會(SIA)發布了2018年衛星產業狀況報告。報告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各個領域對衛星應用需求促進的影響下,2013-2017年全球衛星產業的規模不斷增加,增速波動下降變動。
具體來看,全球衛星產業產值從2013年的2310億美元到2017年的2690億美元,同比增長3%,約占空間產業總收入(3480億美元)79%。未來,隨著全球航空事業的不斷發展,航天技術的突破和廣泛應用,在通信、氣象、導航和遙感衛星領域對衛星的利用將會進一步增加。
衛星服務為主要的產品功能,衛星地面設備占比提升
現階段,衛星產業規模主要包含衛星服務、衛星地面設備、衛星制造產業、衛星發射服務等業務。從衛星各業務板塊的規模結構來看,全球衛星產業以衛星服務業為主,2017年全球衛星服務實現營收1287億美元,占總規模的36.99%,相比于2015年61.16%的占比規模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其次為衛星地面設備制造業,營收為1198億美元,占比34%;衛星制造業和發射服務業營收較少,分別為155億美元和46億美元,營收占比不足5%。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衛星應用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衛星應用行業的發展背景、政策環境、市場規模、競爭格局、區域發展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衛星應用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衛星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