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移動游戲行業五大趨勢 區塊鏈游戲嶄露頭角
移動電競充滿潛力
移動電競在2017年發展飛速,《球球大作戰》《王者榮耀》《QQ飛車》《穿越火線:槍戰王者》等移動電競賽事,都已經逐步走上專業化體系化的正軌,在國內已形成了不小的規模。從市場層面來說,作為全民電競的重要戰略場景——線下電競泛娛樂場館正在逐步形成,這將會串聯起電競從直播到賽事的每一個環節;從產品層面來說,雖然當前市場上大多數的移動電競產品以移植、模仿端游玩法為主,但隨著整體產業的不斷發展,假以時日必然能產生完全屬于移動電競的產品。屆時,手游生命周期短的問題不僅能因為移動電競得到有效緩解,更能進一步打通移動電競整體產業鏈,促使整個移動游戲行業產生新的爆發點。
據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移動電競市場規模達到431.6億元,較2016年增長256%,伴隨著頭部游戲的火爆,2018年移動電競游戲收入將快速增長,預計2018年中國移動電競市場規模將突破561.9億元。
硬件提升帶來新的藍海
隨著手機硬件的不斷提升,對于移動游戲的支持力度也越來越大。一些非移動平臺的優秀游戲,也開始了在手游平臺上進行著的一些布局。例如國內游戲《艾希》《蠟燭人》、國外游戲《堡壘之夜》《去月球》等,都是在主機或PC平臺上取得了成功后,再移植到了移動平臺。不僅畫面表現幾乎無損,在玩法操作上也沒有太大的阻礙,甚至還能做到跨平臺聯機,這些游戲在移動端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績。
棋牌游戲大洗牌
近年來,隨著移動棋牌游戲的快速發展,相關規定日益嚴格。2017年初,國家廣電總局嚴查地方棋牌游戲,甚至對已經獲得版號的游戲進行重審;11月,龍港麻將因抽頭盈利等涉嫌賭博行為被浙江省溫州市蒼南縣警方依法查處;同月,四川艾尚飛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因游戲平臺及其游戲未在文化部進行備案被文化部吊銷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這一系列的監管措施對中小型棋牌游戲企業均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
小程序的出現分流了部分傳統棋牌游戲用戶。小程序的出現將"便捷性"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棋牌類小程序已經在微信小程序這個生態圈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定位,并且也已從傳統的客戶端版移動棋牌游戲中分流了部分用戶過來。這也將成為威脅到傳統移動棋牌游戲的一個隱患。包括頭部產品在內的所有傳統棋牌類都在受到沖擊。
大廠把持流量讓地方棋牌游戲更難生存。其實從上兩點中都能看出端倪,大廠及頭部產品的所擁有的"底蘊"是他們能夠在數方沖擊中保持不滅的根本原因。移動棋牌游戲頭部產品位置長時間被騰訊的《歡樂斗地主》、《歡樂麻將全集》,以及《JJ斗地主》、《熊貓四川麻將》等幾款游戲占據;雖然《JJ斗地主》因小程序的沖擊,春節后排名略有下滑,但對擁有大量用戶基礎的它來說無傷大體。在移動棋牌游戲市場占比縮水的當下,以上頭部產品依然能在全類別產品中保持較好的排名,甚至有所增長,足見其實力強勁。
區塊鏈游戲嶄露頭角
第一批區塊鏈游戲的模式是通過游戲內的玩法(養殖、經營、博彩等)產生可交易資源,再通過虛擬貨幣進行買賣。雖然目前玩法單一、炒幣用戶數量多于游戲玩家,但不可否認區塊鏈游戲會成為未來一段時間內各大廠商紛紛試水的一片藍海。區塊鏈游戲與傳統游戲最大的不同在于,傳統游戲廠商以盈利為第一目的,很難真正做到用戶優先;而區塊鏈游戲的目的則是持續游戲內的生態發展,只要游戲內的循環交易體系始終處于良性運轉狀態,那么它的貨幣價值就存在升值空間,而廠商則就可以從其中獲利。
“區塊鏈+游戲”模式當前仍處于初期探索階段,從長遠來看,不管是區塊鏈技術本身,還是區塊鏈技術與游戲領域的結合都還有更多新的可能性。目前,騰訊、百度、網易等巨頭已紛紛入局。
市場仍有提升空間
依靠買量獲取用戶并轉化為收益的模式已日漸式微,所有的廠商都開始關注用戶的存量價值,將提升APRU值作為未來的市場規模提升的主要方向,這符合“流水=玩家數量x付費率xARPU值”的標準公式。但游戲是多元化產業,《王者榮耀》《旅行青蛙》等爆款游戲,讓廣大的游戲從業者看到用戶增量仍然存在,只是需要更加精準化、跨界化、感性化的進行用戶定位。唯有在用戶的獲取和運營上同步推進,才能將整體價值提升至最大化。
綜上所述,未來移動游戲行業的趨勢主要表現在:移動電競從輕度到重度,未來充滿潛力;手機硬件提升帶來的大作移植在全球市場一片藍海;棋牌游戲遭遇大洗牌,市場逐漸正規化;區塊鏈游戲嶄露頭角;市場仍有提升空間,提升用戶存量價值是主要方向。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智能手機游戲行業商業模式設計策略與典型案例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至2012年底中國智能手機游戲市場規模超過60億元人民幣,預測至2015年,將超過200億的市場規模,整個中國智能手機游戲市場高速成長,無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用戶數量,都在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