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鮮花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線上電商平臺優勢顯著,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鮮花電商產業鏈初步形成,鮮切花主產地云南近年產量、產值上升
消費者心理訴求的改變、中產階級日漸上漲的悅己訴求一步步助推著鮮花及鮮花電商市場的發展。國內鮮花電商市場已初步形成了花田/花材——電商平臺——用戶的簡潔的產業鏈。
當前,鮮花電商供應方已形成了三個梯隊。主打高端的品牌為roseonly、野獸派等;平價大眾品牌有泰迪鮮花、FLOWERPLUS花+、春舞枝花卉、花集、花點時間等;而綜合電商的玩家有主流電商平臺淘寶網、天貓網、京東商城等。
我國重點花卉產區已經初步形成,品種結構進一步優化。區域化產業形成了以云南、四川、江蘇、浙江、海南為重點的南方熱帶、亞熱帶花卉產區;以廣東、福建為重點的南方熱帶觀葉植物產區等。目前,以昆明為主的云南鮮切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超過70%,在香港市場的占有率達到40%,全國每10枝鮮切花中就有7枝產自昆明,出口市場涵蓋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4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16年云南鮮切花產量100.6億支,相較2015年同期增長15.8%;2017年云南鮮切花市場總產值超過68億元,增速高達31.2%,持續三年保持正向高速增長。分析認為,云南鮮切花產量提升首先是由于種植面積的擴張,花卉生產區域由滇中為主向祿勸、江川、通海、玉溪、石林、宜良、彌勒、瀘西、陸良等地拓展;其次,云南鮮切花實施規模化的企業運作方式,生產管理、種植技術等生產方式得到改善,減少惡劣天氣及病蟲害影響,且適合優質種苗及新品種的生產,優質花率高,產量穩定。
同時,消費升級以及電商興起培育了新的消費群體和消費習慣,有力地拓展了終端消費需求市場;電商對花的品質要求較高,好花難求,因此拉動價位上漲。加之下游消費端對高品質、新品種鮮花的需求,影響上游品種結構調整,例如傳統玫瑰種植面積減少,洋桔梗、繡球等新品種種植面積擴大,行情走俏等,相應帶來產值提升。
線上電商平臺優勢顯著,鮮花電商市場規模將進一步擴大
傳統鮮花交易的流通渠道集中在線下,一般來說,鮮花從花農手中,要經過交易市場、一級、二級批發商等擴散到全國各中小城市,并最終送至消費者手中,流轉時間長,鮮花耗損嚴重,且中間每層批發商平均加價15%-20%。花店到消費者的零售環節,在刨除人工、場地、損耗等費用后,維持運營盈虧平衡情況下,至少加價60%,最終的成本均由消費者端來承擔。而電商渠道的興起,利用互聯網的天然優勢,大幅縮短了中間的交易環節,減少鮮花耗損的同時,讓利上下游。且從技術端出發,為花農創收,節約花店運營成本。
人均收入的提升,促進了鮮花消費的逐漸興起。除了禮品鮮花等存量市場向高端化、品質化方向的轉變。2015年陸續入場的日常鮮花企業,將鮮花帶入了大眾的消費視野,開辟了鮮花消費快消化時代化的到來。2017年中國鮮花電商行業總體市場規模為124.1億元。隨著消費習慣的養成,加上冷鏈物流等基建設施的完善成熟,預計2018年市場規模將接近180億元。
以上數據和分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互聯網對中國花卉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聚焦互聯時代花卉市場的大變革,探討國內傳統花卉企業在新形勢下面臨的新挑戰以及迫切需要解決的新問題,探討花卉消費新趨勢與營銷市場新規則,帶來互聯網思維融合...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