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眾創空間行業發展模式與趨勢分析 將更加專業發展【組圖】
五種眾創空間運營模式各不相同,眾創空間主體多樣發展
根據眾創空間業態和商業模式的不同,結合國內外對相關概念的理解,將眾創空間歸納為以下五類:創客空間、聯合辦公空間、新型孵化器、創業咖啡館和創業社區。
五類眾創空間在業態、服務對象以及盈利模式上各有側重,,如聯合辦公為辦公空間業態,面向有共同工作需求的團隊或個人,以場地租金和會員費作為盈利口。
總體來看,中國的眾創空間在國家政策的帶動下,出現了多樣化發展的局面,主體繁多、類型多樣,大學、政府、科技企業、投資機構、媒體機構和地產企業,都在根據自身的優勢資源,探索眾創空間發展的差異化路徑,服務于創新創業時代所釋放出的大量創業需求。
國家規劃為眾創空間擴張市場潛力,眾創空間將更專業化發展
2015年以來科技部對符合國家標準的眾創空間進行備案。2017年12月25日,科技部公布的《2017年度國家備案眾創空間名單》共有639個眾創空間獲得國家的備案;據科技部發布的《國家科技企業孵化器“十三五”發展規劃》內容顯示,至2020年我國“十三五”規劃周期末,實現3000個國家備案眾創空間。與現階段的實際情況相比較而言,規范化發展的眾創空間有較大的市場潛力。
前瞻產業研究院指出,當前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進入一個明顯的轉型期,互聯網時代“眾創空間”的發展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明確的發展方向。
眾創空間作為創新創業發展落實的有效途徑和新興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動力。隨著國家對眾創空間規范發展規范化發展的引領,一定時期內區域間眾創空間的競爭激烈將加劇,市場內有競爭力、創新力和盈利能力的代表性企業將獲得突出發展;在競爭加劇的促進下,盈利模式將清晰化,并加速與相關產業的融合,以促進行業的盈利,并有效的促進國內創新創業模式的發展。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眾創空間發展模式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眾創空間建設市場環境出發,詳盡分析了中國眾創空間建設當前發展現狀;中國眾創空間細分類別發展現狀與運營模式;中國重點省市眾創空間建設投資機會;中國眾創...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