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前瞻之人工智能投資機會:深圳暫勝廣州,物流行業迎來巨大市場機遇
人工智能在大灣區內發展水平:深圳暫勝廣州
在《2018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城市排行榜》中,廣州在全國人工智能領域的排位為第五名,深圳為第三名。在榜單的考核維度中,深圳在企業規模、產業基礎與資本環境上勝于廣州。
與廣州相比,深圳在經濟、科技和資本的優勢使其創新創業高度、速度均遠超其他城市,深圳創業創新風氣濃厚,政策高度傾斜科技創新,有良好的技術市場化土壤和便利的海外溝通渠道;初創企業數量達到200+的規模,包括大疆科技、優必選、碳云智能等業界知名企業,此外還坐擁騰訊、華為、中興、平安科技等十家開展人工智能頗具規模的成熟企業,為人才集聚提供了可能性。但相較于其他省市,深圳在高校方面的學術能力還有待加強。
廣州相對來講擁有較好的高校資源,但缺乏大型科技企業和初創企業的支持,人工智能實力相對滯后;由于缺少本土AI企業,需要政府主動引進和集聚相關企業,完善配套政策和基建,逐步構建AI產業生態。當前,人工智能領域過半資源集聚在北京,但北京的人工智能資源有外溢跡象,由此,應用場景豐富的廣州有很好的對接機會。
據相關機構統計評選出的中國人工智能代表性企業中,大灣區內的代表性企業分布于深圳、廣州、中山、珠海。與上述榜單、投資事件一致,代表性的人工智能企業多位于深圳。
人工智能在大灣區內投資機會:物流行業迎來巨大市場機遇
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除了場景應用市場更大以外,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本身的數量和類別也將更多。
香港、澳門、廣州和深圳四大港口的集裝箱吞吐量占全世界主要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近34%,是世界上人流與物流非常集中的地區;粵港澳大灣區囊括了全國最重要的幾大客運與貨運港口,港口智能化通關和識別將成為人工智能產業一大應用場景,物流行業將有可能成為最有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深圳、香港、澳門有很好的物流場景,但物流僅占深圳GDP的10%,占廣州的5.65%,占香港的6.98%,而全世界平均是12%。如此比較,粵港澳大灣區的物流有巨大的空間。
人工智能企業在大灣區內的布局:騰訊開啟智能醫療時代
2017年8月,騰訊推出了首款將人工智能技術運用在醫學領域的產品“騰訊覓影——將圖像識別、大數據處理、深度學習等AI領先技術與醫學跨界融合研發而成,輔助醫生進行疾病篩查和診斷。半年內,騰訊覓影實現了單一病種到多病種的應用擴張,從早期食管癌篩查拓展至肺結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乳腺癌、胃癌等疾病篩查,并落地全國100多家三甲醫院,幫助醫生提升診斷效率和準確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醫院能力相結合。
依托騰訊開放平臺聚集1300萬合作伙伴的資源優勢,以及騰訊覓影在醫療AI領域取得的技術突破,騰訊承建的醫療影像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將從創新創業、全產業鏈合作、學術科研、惠普公益四個維度驅動合作和創新。
大灣區人工智能最新進展:港澳簽下阿里巴巴合作,人工智能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戶廣州
在粵港澳大灣區幾大城市中,香港、澳門均獲得阿里巴巴在城市建設中的助力。
香港目前正在加速培育一批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特別是在金融、智慧城市、生物醫藥三個應用領域。2018年5月,香港科技園與阿里巴巴、商湯科技等企業聯合推出了人工智能實驗室(AI Lab),以集中力量發展人工智能產業。為解決人工智能在時尚領域的應用問題,香港理工大學紡織及服裝學系與阿里巴巴同時合辦“Fashion AI全球挑戰賽”,吸引了42個國家超過6000名科研人員及工程師組成的5000余隊參加。
去年8月,阿里巴巴與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構建智慧城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應用云計算和人工智能技術,在交通管理、旅游、醫療服務、城市綜合管理、人才培訓等方面展開合作,為澳門構建城市治理的人工智能中樞,助力澳門發展智慧城市。
在大灣區內地,各城市紛紛開始了對人工智能產業的建設。如廣州,2018年5月,創新工場AI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創新奇智(廣州)科技有限公司正式落戶,同時雙方合作設立目標規模為25億元人民幣的創新工場智能投資基金。人工智能工程院粵港澳大灣區總部落地后,將以“人工智能賦能商業價值”為使命,依靠創新工場AI工程院強大的AI技術專家群,利用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術,承擔人工智能的工程技術研究、成果轉換、人才培養、產品研發、成果展示等工作;在新零售、金融、醫療、智慧城市等領域,引入AI一體化解決方案、引入AI人才、引入AI企業集群等,提供產業升級的整體咨詢解決方案,并將其應用至各個產業,構建完整的人工智能生態圈。
大灣區規劃發布在即,人工智能作為多地的戰略新興產業,其呼聲愈加強烈。人工智能產業在大灣區內部仍處于發展初期,雖然當前呈現出優質資源分布不均、產業水平懸殊的特點,但在“9+2”分工合作、協調發展的大背景下,人工智能將不僅為香港、澳門、深圳、廣州的經濟再添“紅利”,也將惠及其他城市的高端制造等產業帶、以及灣區內外的要素流通。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工業地產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工業地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工業地產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