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催化劑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石化催化劑公司是全國龍頭【組圖】
一、我國化工催化劑研究成果產業化薄弱
在國家的支持和引導下,經過我國廣大科技人員的不懈努力,我國化工催化領域的基礎研究工作發展較快,水平也較高,在化工催化劑表征和基礎研究方面已達到國際同期先進水平。經過國家,科技攻關計劃的支持后,形成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技成果,開發了一批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型高效化工催化劑,這些化工催化劑的開發成功,對促進相關工業的發展必將產生積極的作用。
但是,由于資金缺乏以及企業害怕承擔風險等原因,我國化工催化領域科技成果的產業化還比較薄弱,研究開發的許多化工催化劑目前尚處在中試階段,有的甚至處在小試階段,急待進行工業化開發和生產。
從化工催化劑行業的市場來看,隨著國內與國際市場的迅速接軌,國外化工催化劑產品大量涌入國內,我國已成為國際上較大的化工催化劑買方市場。另外,國外大公司在爭奪我國化工催化劑銷售市場的同時,在中國申請了大量專利,搶占我國化工催化劑的技術市場。
從化工催化劑行業的研制開發情況分析,雖我國經引進、吸收等階段的發展,現已擺脫模仿創新和跟蹤創新的模式、具備了大范圍開展自主創新的條件,但不同細分領域的發展不平衡。
二、中石化催化劑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催化劑公司
總的來看,我國化工催化劑市場大致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中國石化催化劑公司以及巴斯夫等跨國企業,在化工催化劑行業占據規模或技術優勢;第二層次是達到一定規模的化工催化劑公司,如天一科技、貴研鉑業等企業,化工催化劑業務體系完善;第三層次為中小規模催化劑企業,比如陜西瑞克、凱大催化等,在單一化工催化劑領域具有優勢。
中國石化催化劑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化工催化劑生產企業,其母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國最大的化工催化劑消費企業。中國石化催化劑公司,以國內科研實力強大的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撫順石油化工研究院等為依托,旗下共有12個分(子)公司,其中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北京奧達分公司、中國石化催化劑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等7個分公司擁有化工催化劑生產裝置37套,總產能超過20萬噸,占我國化工催化劑產能的比重接近40%。
截至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化工催化劑技術專利申請人排名首位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其專利申請數量為24173件,占專利申請總數的25.03%;排在第二位的是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其專利申請總數為6373件,占專利申請數量的6.60%。
三、受益于供給側改革,行業產能利用率提高
隨著國家嚴格執行環保、能耗、技術、質量和安全等標準和準入門檻,不僅加大落后產能的退出力度,而且嚴格控制新增低端產能,我國化工催化劑行業產能增長緩慢。2010年,我國化工催化劑行業產能為21.6萬噸,產能利用率為65%。隨著落后產能的淘汰,我國化工催化劑行業產能利用率逐漸提高,截至2017年底,我國化工催化劑產能為49.7萬噸。
2010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產量約為15.2萬噸。受日益嚴格的環保政策影響,加上供給側改革,我國化工行業落后產能淘汰以及產業結構優化取得初步成效,對化工催化劑需求增長速度有所下降,我國化工催化劑產量增速整體上趨于下降。2017年,我國化工催化劑產量為37.3萬噸,同比增長5.28%。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8-2023年中國催化劑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化工催化劑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化工催化劑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化工催化劑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