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地產發展進入黃金期 企業布局養老地產動作頻繁
一、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從政策層面來看,2017年,國家對養老地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出臺的政策包含土地、金融等主體全覆蓋,2017年養老地產業已經開始進入發展的快車道,國家政策在明確養老地產業發展方向、實現土地有效供給、激活市場參與主體、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智慧養老等方面,均出臺了重量級的政策。如2017年2月工信部等三部委聯合出臺《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行動計劃出臺,智慧養老喜迎風口;2017年3月國務院出臺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明確養老產業發展方向,健全健康支持體系。
二、老齡化壓力加重,養老床位供應不足
目前,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老齡人口為24090萬人,占總人口的17.3%,新增老齡人口連續四年超過800萬人。從全國各省(市、自治區)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來看,31個省(市、自治區)中已有15個超過我國整體老齡化水平,其中重慶老齡人口占比高達20.2%,居全國首位;四川、江蘇等省市占比亦在15%以上,各省市面臨的老齡化壓力逐漸顯現。
據民政部統計數據,截至2017年底,全國養老機構和設施總數為15.4萬個,增長了10%,各類養老床位合計749.5萬張,增長2.6%。從老齡人口以及市場供應的養老床位來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1.1張,而根據中國”十三五”規劃,“十三五”期間,每千名老年人口擁有的養老床位數將提升至35-40張,其中護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30%。目前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施、床位數量繼續增長,但明顯不足,供需不均局面仍然待解。
三、合作、并購等仍為主要布局方式
隨著養老產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養老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養老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面對萬億養老市場,合作有助于實現優勢互補,提升企業產品競爭力。2017年,企業通過合作來布局養老地產的動作甚為頻繁。5月16日,復星地產旗下大健康投資和運營平臺星健與澳洲藍寶石控股集團簽訂合資協議,雙方共同成立合資公司,共同打造北京七葉香山照護型養老項目。該項目是星健在北京落地的首個照護型養老機構,由澳方提供專業的人才、技術、培訓以及管理輸出,中方進行本土化整合及服務落地。同一天,碧桂園與中科慧康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對于越來越熱的養老地產市場,企業并購相關養老企業也是其布局的重要手段,有助于其快速切入養老市場。2017年1月,合眾人壽斥資2億元收購了上海長青藤頤養院、上海金蘋果養老院、南京歡樂時光老年公寓、南京真美好連鎖老年公寓等長三角地區共7所養老院,成為國內首家收購養老院股權的保險公司。4月,宜華健康以現金2.28億元收購杭州養和醫院有限公司、杭州慈養老年醫院有限公司和杭州下城慈惠老年護理院。5月雙箭股份擬以不超過2.01億元的價格,收購湖州市社會福利中心發展有限公司67%股權。6月,南京新百耗資1.122億將禾康智慧養老收入麾下。
以上數據及分析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養老地產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養老地產行業的社會背景、市場需求、運營模式、發展現狀、企業經營、區域發展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養老地產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