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飛事件頻出擴大反無人機行業需求 制約因素較多影響行業發展
反無人機系統,指通過技術手段和設備,對無人機進行監測、干擾、誘騙、控制、摧毀的一種裝置系統。當前,反無人機的技術手段主要有激光炮、信號干擾、信號欺騙、聲波干擾、黑客技術、無線電控制等。
反無人機系統大體上可分為三類:一是監測控制類,借助阻截無人機的使用的傳輸代碼控制無人機并引導其返航,同時避免無人機墜毀。二是直接摧毀類,主要是利用導彈、激光武器、微波武器、格斗型無人機以及常規火力等手段直接摧毀無人機。三是干擾阻斷類,通過向無人機發射定向大功率干擾射頻,切斷無人機與遙控平臺之間的通訊,迫使無人機自行降落或返航。
黑飛事件頻出擴大行業需求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移動終端的興起,芯片、電池、慣性傳感器、通訊芯片等產業鏈逐漸成熟與完善,無人機的智能化進程向更加小型化、低功耗的設備邁進,這使得無人機的應用越來越簡便、越來越廣泛,其安全隱患也逐漸呈現,層出不窮的“黑飛”事件給無人機行業發展帶來陰影。
2017-2018年,我國各地發生多起重大“黑飛”事件,在帶來巨大經濟損失的同時,也給反無人機行業加了一把火。
參與企業多來自于其他領域
盡管2017年我國反無人機行業發展較為迅速,不過總體來說發展時間較短,因此針對無人機“濫飛”狀況的反無人機行業起步較晚,大部分行業參與者為中途進入,以反無人機業務作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數量較少。
目前來看,我國察打無人機行業投資主體主要包括反無人機企業、無人機企業、無線電通訊企業、安防企業以及軟件集成企業。
制約因素較多影響行業發展
我國目前還沒有出臺針對反無人機的標準或指令,但美國已經對其做了明確了界定,在反無人機槍上明確注明,“這種裝置不能、可能也不會在美國銷售或出租。除非是賣給或租給美國政府及政府機構”,而且前提是得到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的批準。
根據目前的局勢分析,反無人機設備還有諸多不成熟之處,包括技術體系、規范標準、市場規模等,這也意味著這個跟著無人機行業一同興起的新興行業還存在很多問題。
首先,這類設備的針對性并不完善,除了對無人機的信號有一定的干擾外,對其他的通信設備也有一定的影響,很可能被濫用,這也是在美國購買反無人機槍需要聯邦通信委員會批準的原因。其次,反制無人機的技術標準還未出臺,也沒有行業領先企業做示范,基本是各自為政,這導致反制無人機設備多樣,產品數目眾多,但沒有一個“領頭人”,行業難以快速推進。再次,反制無人機是無人機繁榮以來帶出的衍生品,它的發展受制于無人機行業的發展,而無人機行業目前監管方面的相對空白和混亂,諸多未知因素還鉗制著無人機的發展,更不用談反無人機行業了。
以上數據及分析均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察打無人機系統行業市場需求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