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教育信息化產業投資分析 “三通兩平臺”是建設重點
教育經費投入連年增長,2017年已逾4萬億
我國早在1993年就提出要在2000年實現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4%的目標,但直到2011年仍未達到目標。在國家對政性教育投入上,目前世界平均水平為7%左右,其中發達國家達到9%左右,經濟欠發達國家為4.1%。隨著國家對文化教育支出的傾抖,教育性經費占比未來將繼續呈加速增長態勢。
2017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42557億元,比上年增長9.43%。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4204億元,比上年增長8.94%。教育經費總投入在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階段教育、高等教育和其他教育間的分配占比分別為7.65%、45.49%、15.60%、26.10%、5.17%。
2017年教育信息行業投資規模超700億,硬件投資逐年下降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監測數據,2011-2017年我國教育行業IT投入規模不斷增長。其中,2016年中國教育行業IT投資總規模為690.3億元人民幣,呈持續增長態勢,同比增長率達到12.8%。據測算2017年IT投入規模達約753億元。
2010年以來,在教育信息化投資結構中,硬件投資出現明顯下降,軟件比例增長較慢,而服務所占比例增長很快。具體來看,2010年硬件投資的比重為66.9%,軟件投資的比重為23.3%。服務投資的比重為9.8%;2017年硬件投資的比重為64.2%,軟件投資的比重為24.3%,服務投資的比重為11.6%。
華東、華北以及華中地區投資規模位列前三甲
中國教育行業IT投資區域結構中,華北、華東、華南等地仍為投資主體且保持較為穩定的投資增速。同時,由于政府對西北、西南及東北地區教育的重點扶持以及當地政府的配套支持,以及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的政策傾斜,加快促進這些地區教育行業IT投資規模的快速增長。
“三通兩平臺”建設成未來投資重點
今后教育部將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建設,即寬帶網絡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
“三通”之間是相互關聯的,“校校通”是基礎,“班班通”是近期工作的一個關鍵,而“人人通”才是真正要實現的目標,是本質的核心點。
從項目投資規模而言,“三通兩平臺”建設涉及到硬件、軟件、服務三大領域的諸多細分,項目投資規模根據各建設主體的需求與預算而有所不同。
教育信息化產業面臨三大投資風險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我國越加重視教育產業信息化的大背景下,產業投資規模逐漸增強,發展勢頭良好。然而,我國教育產業目前依舊存在一些投資風險:
1、依賴單一市場的風險
目前,國內教育信息化產業相關企業的特點之一是過度依賴單一產品。以方正軟件為例,發行人作為國內高校管理軟件的主要提供商之一,多年來一直專注于各類高等院校的信息化建設,公司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均來源于高校管理軟件市場,公司存在依賴高校管理軟件單一市場的風險。
雖然近年來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發展速度很快,但是現階段仍然存在信息化建設資金來源較為單一、應用水平發展不平衡、“重硬輕軟”等問題。因此,一旦高校的信息化建設減速,或建設資金的財政撥款模式等出現重大不利變化,將對行業的業務產生較大影響。
2、核心人才流失風險
國內教育信息化產業相關企業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的技術人員水平和數量是維持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因素,直接影響企業持續創新的能力。比如正方軟件研發人員占公司總人數的40%以上。公司核心技術人員流失可能使公司的持續創新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受到影響。
3、技術開發風險
行業技術更新換代速度快,軟件產品的開發周期也逐漸縮短。對于軟件企業來說,是否能夠適應技術進步和需求變化的節奏,不斷掌握新技術并進行綜合開發與應用,是影響其競爭地位的重要因素。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第1章分析了美國、歐洲、韓國以及中國智慧教育行業的發展狀況;第2章對智慧教育行業的細分市場進行了分析;第3章對中國重點省市智慧教育的發展狀況與前景趨勢進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