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國軟件產業園發展現狀分析 園區保持穩健發展【組圖】
軟件產業作為信息產業的核心和靈魂,是極為重要的戰略性產業。國家正是意識到軟件產業的重要戰略意義,早在2001年開始便逐漸設定北京、南京、上海、大連、成都、西安、濟南、杭州、廣州、長沙等10個城市建設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發展至今,一大批軟件產業園脫穎而出,園區整體保持了快速穩健發展的良好態勢。
軟件產業園管理體制:頂層設計與“三層結構”
以國家高新區為依托建設軟件產業基地,是中國特色的基地建設模式。我國86%的軟件產業基地建立在國家高新區內,這種基地建造方式充分依托地方政府、各級科技管理部門和國家高新區。
我國軟件產業園的創新管理體制主要來自于兩個方面:一是頂層設計,二是“三層結構”。
頂層設計:建立管理體系發揮上下聯動效應??萍疾坑“l的《國家火炬計劃軟件產業基地認定條件和辦法》要求,申報產業基地的軟件園必備條件包括:(1)當地政府已制定落實國家鼓勵軟件產業發展有關政策的具體措施,并具有扶持軟件園和入園企業的地方政策;(2)已有省市有關政府部門組成的軟件園領導小組、領導軟件園的建設和發展。具有獨立的軟件園管理機構,負責軟件園的日常管理、服務工作。由此形成軟件產業基地管理體系。
“三層結構”:軟件產業基地管理模式由“決策層、管理層、執行層”三個層次構成。決策層由軟件產業基地所在地區領導、行業主管廳局負責人構成,主要職責是制定軟件產業基地發展戰略;管理層由國家高新區管委會、“軟件園管理辦公室”構成,負責制定政策、園區規劃及發展中的組織和協調;執行層則由某隸屬于高新區管委會的事業單位或企業單位構成,負責為軟件企業提供服務。
圖表1:我國軟件產業園基本管理體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軟件產業園數量發展迅速:2017年已達44家
我國軟件產業園數量從2003年到2017年期間穩步增長,2003年軟件產業園數量為24家,到2016年我國軟件產業園基地數量已經上漲到44家。截止到2017年,我國已有29個省市自治區擁有軟件產業基地,未來一段時間內主要趨勢是軟件產業園基地可以覆蓋我國全部省份自治區等。需要注意的是,此處的軟件產業園數量主要指軟件產業基地,部分軟件產業基地實行“一園多區”的發展布局。
圖表2:2003-2017年中國軟件產業園數量變化(單位: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我國44家軟件產業基地分布來看,東部地區軟件產業基地數量占基地總數量的一半以上,共有24家產業園,占比54.55%;西部地區產業基地8家,占比18.18%;東北地區與中部地區軟件產業基地各6家,占比13.64%。區域分布以及所占比重如下所示:
圖表3:2017年中國軟件產業園區域分布(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軟件產業園經營效益表現良好:各項指標平穩增長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軟件產業園規劃布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監測數據顯示,2008-2017年,我國軟件產業園總收入呈現逐年增長趨勢;2008年軟件產業園年的總收入為6897.5億元;2011年,軟件產業園總收入為13661.8億元,同比增速48.42%,這也是從2008-2017年來總收入漲幅最大的一年;2016年,我國軟件產業園營業收入約為32906.75億元,同比上漲了26.72%%。
圖表4:2008-2017年中國軟件產業園總收入變化(單位:億元,%)
注:統計年鑒中將2014年之后“總收入”指標更換為“營業收入”指標。
資料來源:中國火炬統計年鑒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從利潤總額來看,2008年,我國軟件產業園利潤總額為884.4億元,同比下降了28.12%;2009-2017年,我國軟件產業園利稅總額逐年上漲,增速保持在15%以上。2011年,我國軟件產業園利潤總額為1926.1億元,同比上漲34.46%,是2008-2017年利潤總額最高增速。2016年,我國軟件產業園利潤總額上漲到4858.3億元,同比增長16.05%。
圖表5:2008-2017年中國軟件產業園利潤總額變化(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以上數據來源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軟件產業園規劃布局與運營管理分析報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軟件產業園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軟件產業園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軟件產業園行...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