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確認在廣州建設OLED面板廠 國產廠商有望“彎道超車”
12月26日消息,LG旗下顯示器公司LG Display(以下簡稱LGD)證實傳聞,LGD將在廣州建設大尺寸OLED面板工廠,該合資項目已經獲得韓國政府的批準。
中國OLED屏幕市場銷量呈“爆炸式”增長LGD加緊中國市場布局
LGD急欲在中國建廠、搶占OLED市場則有多方原因。一方面由于OLED需求在不斷增長,需要擴充產能。
根據奧維云網的數據統計,2017年1-10月,OLED電視零售量規模每個月都保持高速增長,同比增速超過100%的月份有7個,其中10月份同比增長更是達到239%。在廣州設立產線,既有利于LGD把握國內市場,也有利于其降低成本。
須知,全球一年銷售電視約2.2億臺,中國電視年銷量在5200萬臺以上,占比約24%,單體市場全球最高。最重要的是,隨著中國經濟持續發展,這個比例會越來越高。
LGD此次在廣州設立OLED生產工廠,正是看中了中國市場的消費能力。
圖表1:2017年1-10月OLED電視銷量增速(單位:%)
資料來源:奧維網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品深受客戶喜愛廠商紛紛進駐OLED產業
OLED面板產業發展如此迅速,與其優秀的產品素質是分不開的,OLED被廣泛認為是下一代顯示的理想技術,能夠為消費者呈現最完美的顯示。由于OLED的自發光特性,它的每個像素可自行控制亮度,因此可以實現完美的黑色顯示。同時,OLED具有無限的設計自由,可實現透明、柔性、可折疊等顯示應用,是實現多種可能性的未來產品的最佳技術。除此之外,OLED具備有構造簡單、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使用溫度范圍廣等優點,技術提供了瀏覽照片和視頻的最佳方式而且對相機的設計造成的限制較少。
優異的視覺展現,與輕薄又科幻的外觀,使得OLED面板產品深受客戶的青睞,生產OLED電視的整機廠商隊伍不斷壯大。2016年初,全球OLED電視廠商只有5家;到了2017年,包括中國廠商在內,全球已有13家電視廠商推出了OLED電視,不僅包括創維、康佳、長虹等在內的中國廠商,還有LG電子、索尼、飛利浦、松下、東芝、Metz等全球電視廠商。
圖表2:LCD屏幕與OLED屏幕對比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圖表3:全球主要OLED屏幕生產廠商產線布局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內廠商加速追趕欲改變市場格局
OLED相較于傳統的LCD屏幕有著太多的優點,很有可能完全替代傳統面板,可惜的是第一個開始研發OLED產品的國家,并不是中國,而是日本,同時,OLED發展到現在,擁有國際市場份額最多的卻是韓國的“三星”。我國OLED產業起步較晚,目前市場份額占比較低。
2017年前三季度統計結果顯示,三星在該領域占據著96.5%的市場份額,銷售額為29.4億美元,成為該領域絕對的贏家。
第二名是LG,占據了3.3%的市場份額。國產廠商和輝光電排名第三,市場份額僅有0.1%。由此來看,韓國企業稱霸著OLED屏領域。
圖表4:2017年OLED市場份額分布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OLED面板的應用其實非常少,在彩電行業,超過九成的平板電視均采用TFT-LCD面板業,在手機行業,目前使用OLED屏幕的手機產品寥寥可數。
這意味著,OLED應用領域處于持續擴大的階段,未來市場需求潛力依然十分龐大,OLED依然是一項發展中的技術,很多技術和新材料都還沒有成熟,有諸多可待突破的方向,國內企業有著“彎道超車”的無限可能。
今年下半年,國內廠商柔性面板實現量產的好消息也不斷傳來。9月,維信諾宣布柔性AMOLED“全面屏”產品成功下線,正式啟動向下游智能手機產業鏈供貨;11月,京東方位于成都的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正式量產。京東方成都柔性OLED生產線的量產不僅打破了三星在柔性顯示領域的壟斷,也成為“OLED國產化”的重要開端,開啟顯示新紀元。
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在國內廠商的推動下,我國OLED行業快速崛起的勢頭猛烈,預計到2020年中國OLED顯示屏產能將占據全球產能的28%左右,成為全球OLED顯示屏供應第二大國。
圖表5:2017-2022年中國OLED產能全球占比預測(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本文部分數據來自《2018-2023年中國OLED產業市場預測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主要分析了OLED產業的背景以及所處階段;中國OLED產業的生產運營與發展現狀;OLED產業當前的市場環境與企業競爭力;OLED產業的市場需求特征;OLED產業的進出口市場;...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