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鐵仍是安全交通方式,十三五期間有望量質齊升
2017年12月6日早上6時45分左右,深圳市深圳灣體育中心東南角一非地鐵工程施工方在進行打樁施工作業時,水泥樁直接打入地鐵11號線隧道,導致紅樹灣南-后海區段接觸網設備受損,一輛列車在緊急制動后撞上打入隧道內的水泥樁,后續列車運行受到影響。截至目前,相關嫌疑人已被警方控制。
雖然此次事故除了列車司機輕傷外無人員傷亡,但是這對于一向以安全著稱的地鐵交通來說已經算是非常嚴重的交通事故;實際上,地鐵是城市交通中公認安全、準時、快捷的交通方式。數據顯示,2013-2016年我國軌道交通故障率均保持在低位運行,低于國家標準(注:《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范(GB/T 30012-2013)》”列車退出正線運營故障率不應高于0.4)。2016年,列車退出正線運營故障率僅為0.038,全國平均行車無事故天數為301天。
圖表1:2013-2016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故障率變化趨勢(單位:次/萬車公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除了運營安全性有保障外,地鐵在拓寬城市空間、打造城市快速立體交通網絡和改善城市交通環境方面也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對于一些大中城市,隨著城市體量越來越大,如何高效地利用有限的自然空間成為城市規劃建設中的重要任務,地鐵由于在拓展城市空間方面的先天優勢也受到格外重視。
我國地鐵建設加快,深圳成為亮點
2012年,我國地鐵運營總里程為1740公里,不足2000公里,當年新增339公里;2013-2015我國地鐵運營總里程整體呈上升趨勢,但是新增里程速度放緩;2016年我國地鐵運營總里程突破3000公里,達到3169公里,其中新增運營里程為511公里,存量與增量均創新高。
圖表2:2012-2016年我國地鐵運營里程變化情況(單位:公里)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具體到各個城市,截至2016年年底,共有27個城市開通了地鐵交通運營,其中福州、東莞、南寧及合肥四座城市均是2016年首度開通運營。就運營里程而言,上海、北京、深圳及廣州四個一線城市位居前四,上海與北京運營體量接近,均超過550公里,深圳與廣州運營體量接近,均超過250公里。其中深圳2016年新增運營里程超過100公里,增量位居所有城市第一。
圖表3:2016年我國城市地鐵運營現狀統計(單位:公里,條)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運營收支比不斷提升,經濟效益逐漸向好
2013-2016年我國軌道交通運營收支比逐年增加,且增幅越來越大。2016年我國軌道交通平均車公里運營成本為27.6元,比2015年下降4.2%;平均車公里運營收入16.3元,運營收支比達到77.7%,相比上年提升了17.7個百分點,運營收支比超過100%的城市有深圳、武漢、昆明、沈陽、廣州及合肥6市。運營收支比逐年提高,表明城軌交通運營的經濟性和相關資源經營的水平也在逐年提升。
圖表4:2013-2016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收支比走勢(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家大力支持軌道交通建設,未來發展量質齊升
2016年5月18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交通基礎設施重大工程建設三年行動計劃》,《計劃》指出,2016年至2018年,擬重點推進103個城市軌道交通項目的前期工作,新建城市軌道交通2000公里以上,涉及投資約1.6萬億元。
根據已批復的建設規劃,到2020年,我國城市軌道交通規劃里程將達到8500公里,比2016年新增近5000公里,這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將進入高峰期,年均增長近1000公里,遠遠超過“十二五”期間年均380公里的增速。另一方面隨著各個城市地鐵網絡的不斷完善,管理水平的不斷優化,地鐵運營的經濟效益也將逐漸向好,運營收支比的快速提升即印證了這一點。因此有理由相信未來城市地鐵建設與運營將迎來量質齊升的良好局面,這也必將助力美麗城市的建設。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報告從當前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宏觀景氣狀況及投資特性出發,以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的運行狀況和行業需求走向為依托,詳盡地分析了中國城市軌道交通行業當前的建設情況、區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