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東方到好未來,教育培訓行業規模或扶搖直上4萬億
2017年7月底,新東方發布了最新財報,2017財年新東方凈收入為18億美元,同比增長21.7%;同年4月,好未來已發布其2017年財報:2017財年好未來凈收入為10.43億美元,增幅高達68.3%。目前兩家教育巨頭的市值雙雙超過120億美元(好未來市值已經超過新東方)。(注:新東方2017財年是指2016年6月1日至2017年5月31日。好未來2017財年是指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2月29日。)
數據顯示,2013-2017財年,新東方業績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17.02%,而好未來更是一匹閃耀的黑馬,以高達46.57%的復合增長率一路狂奔。
這2家中概股公司如此被大眾看好,背后的邏輯是我國教育培訓市場的蓬勃之勢愈演愈烈,市場藍海不斷被發掘,教育形式的多樣化不斷被開發。
圖表1:新東方與好未來業績增長情況(單位: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教育支付市場遠未打開
毋庸置疑,教育行業的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的較量,都可以從教育發展的較量上一窺究竟。目前,我國80后父母逐漸成為父母的主力軍,這些父母更加注重孩子教育的培養,也更愿意在教育上支出更多的資金。
據統計,2016年,我國平均每月在教育產品上花費超過1000元的家庭占比為19%,超過2000元以上的更少,僅為8%。絕大多數家庭在教育方面的花費低于1000元。而在這低于1000元的家庭中,支出在500元以下的占61%。
圖表2:2016年中國家庭平均月教育產品支出情況(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院整理
再來看一下我國居民收入情況,2016年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中位數為20883元,較上年增長了8.3%,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63元,同比增長了8.2%。(這里均指名義值。)
將這2組數據對比,我們可以看到,目前我國在教育方面的花費還是比較不足,教育在家庭支出的平均占比仍舊不高。而早在2004年世界平均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GDP比重就已經達到4.7%,而我國直到2016年占比才為5.22%。這說明我國的教育花費雖然隨著父母的意識提高得到了發展,但是這個市場還遠遠達不到飽和值。
圖表3:我國與美國教育支出占GDP比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龐大學生基數奠定堅實基礎
截至2016年底,我國在校學生總數達到2.69億人,其中處于中小學基礎教育階段的人數占比達67.65%。
近年來,中小學教育的競爭加劇為教育培訓市場提供良機,越來越多的學生家長參與到教育培訓中來。而我國多數培訓機構也是瞄準了這部分市場。例如好未來,2017財年總學生人次為133.66萬,較上年同期增長69.6%。而新東方也增長了36.9%,報名人數約為142.03萬人。巨大的學生數量基數為教育培訓行業提供了充足生源。
圖表4:我國在校學生數量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市場藍海延伸至三四線城市
不同培訓學校擁有不同核心資源,大城市發家的培訓機構逐漸將業務拓展至邊遠城市,將自身的核心優勢與當地的教育情況相結合。例如新東方在現有30座城市內合計增加了47個學習中心,于漳州市和南陽市內開設了兩所新學校和一個學習中心,并分別在安陽市和邯鄲市推出了雙師模范學校。
而有的培訓機構本身即立足與二三線城市,以此為據點發展區域優勢,它們本身更熟悉當地的教育特色,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例如佳一教育。佳一教育最先在江蘇省淮安市成立,主要業務也集中在二三線乃至四線城市。
未來我國教育培訓市場極有可能出現遍地開花的盛景。像好未來、新東方這樣的機構繼續保持大中城市占有率,加深大中城市乃至二三線城市的拓展,而小型培訓機構則在各自地域內如火如荼。
6年后教育行業市場規模將超4萬億元
已有數據顯示,2009-2015年,中國教育培訓市場規模從6800億元增長至16600億元,年均增長速度為16.04%。若按照這個增速來預測未來幾年的市場規模,則2017年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將超過2.2萬億元,2022年將有望達到4.7萬億元。
圖表5:2017-2022年教育培訓行業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教育培訓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教育培訓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教育培訓行業未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