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創335.95億元收購萬達76個酒店,2017年高端酒店發展趨勢探討
被王思聰怒懟的萬達酒店都被賣掉了:
2017年7月10日上午,萬達商業與融創中國聯合宣布,雙方于當日簽訂了一份總價631.7億元的轉讓協議,萬達將旗下的13個文旅項目和76家酒店轉讓給融創,“雙方同意在7月31日前簽訂詳細協議,并盡快完成付款、資產及股權交割”。
76家酒店:融創收購100%股權,對應代價335.9526億元。酒店總建筑面積324.9萬平,總房價22920個,上述項目截止2016年末資產凈值334.50億元,目前僅有少量物業貸款,交付時預計全部還清。
融創大手筆收購,資本市場給出的答案是雙贏:
消息爆出后,“萬達系”港股上市公司萬達酒店發展(00169)股價受激,一度飆升超155%,盡管“萬達酒店”表示母公司與融創中交易,對萬達酒店并沒有直接影響,但是股價還是以46.55%的升幅收盤,報0.85港元,全日振幅達155.17%。
而7月11日,收購方融創中國暴力上漲12.7%,報收于16.68港幣,股價創出了歷史收盤新高。
對于融創來說,商品房的天花板隱約可及,房價的上漲終究不能脫離地心引力,2017年中國一線城市的房價在萬眾期待中,反而表現很一般。政策上的高壓不斷,央行的貨幣收緊顯然并非一時的沖動。融創想突破自身行業的上限,必須找到其他新的增長點。介入樂視,收購萬達項目,可以視為融創新的戰略觸手。
萬達方面,王健林給出的理由是“大幅降低萬達商業的負債,并進一步實現輕資產化運營。”
而對于被賣掉的萬達酒店本身來說,股價的巨大漲幅反應的是融創可能給萬達酒店帶來的改變的憧憬。
萬達酒店發展經營掙扎的背后是整個高端酒店的行業寒冬:
2012年萬達酒店發展還有2.32億元的凈利潤,此后就連年下滑,2014年虧損1.76億元后,就沒能再盈利了,2016年萬達酒店發展虧損了6066萬。萬達急于減輕自身的負債,而旗下酒店年年虧錢,并且酒店因為每年折舊比較大,相信萬達甩賣出去,也是渾身舒爽。
圖表:2012-2016年萬達酒店發展凈利潤情況(單位:百萬元)
資料來源:公司公報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012年底出臺“八項規定”以來,中國酒店業發展持續低迷,尤其是高端酒店受到巨大沖擊。由于政府公務會議不再入駐,國內不少高檔星級酒店經營遭遇寒冬,甚至走到倒閉邊緣。數據顯示,2012年星級酒店實現50多億元行業利潤,2013年形勢急轉直下,全行業巨虧21億元,2014年虧損更是高達59億元,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
2010年我國共有星級酒店11781家,2014年則只剩11180家,五年間星級酒店數量減少了601家。自2014年以來,五星級酒店數量不斷減少,其中2014年減少23家,2015年減少15家,2016年減少19家。
寒冬已經過去,旅游業的迅速發展和消費升級為高端酒店帶來新的活力:
2012年底出臺“八項規定”迅速抹掉了一部分高端酒店的消費需求,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能力的提高,被行政手段快速抹掉的需求逐步被填補。不單單是高端酒店,我們在高端白酒行業也看到了同樣的趨勢,高端白酒在幾年的低迷后,以茅臺,五糧液,水井坊為代表的高端白酒在近一年來頻頻漲價,頻頻脫銷。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與高端白酒相比,高端酒店還在早春,咋暖還寒,但是最艱難的日子過去了。
2010年以來,我國國內旅游人數的每年都能保持在10%以上的增速增長,2016年達到了44.4億人次,這帶來了巨大的住宿需求。
圖表:2010-2016年中國國內旅游人數及同比增速(單位:億人次,%)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旅游人次的高速增長的基礎是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同樣也讓消費者的住宿要求越來越高。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消費慣性決定了消費者嘗試了優質的住宿條件和服務后很難再回去了。我國國民消費能力的提高會帶來消費升級,酒店行業的蛋糕會被重新切割。低端酒店會逐步被擠出市場,而高端酒店會逐步擴大自己的份額,迎來暖春。
前瞻產業研究院 - 深度報告 REPORTS
本報告前瞻性、適時性地對酒店行業的發展背景、供需情況、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等行業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多年來酒店行業發展軌跡及實踐經驗,對酒店行業未來的發展前景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