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成本大收益,迷你KTV這株小草終究還是“燎起了原”(上)
一、不是雜草也可燎原,迷你KTV的“小草”之路
從2016年底開始,迷你KTV好像一瞬間就出現在全國各地的各大商場之中,隨即立馬向影院包括影院等在內的各大公共場所擴張。費用少、時間自由支配、不受時間和空間約束、貼近年輕人生活,方方面面的原因讓這株剛剛誕生的“小草”迅速形成了燎原之勢。網絡上瞬間鋪天蓋地的“迷你KTV是否賺錢”;“KTV怎么收費,怎么玩”,迷你KTV的熱潮讓KTV也順便蹭了一把熱度,很多人說KTV行業久經低迷之后終于順利的打響了第一場翻身仗,可是事實真的是如此嗎,我們摒棄大規模發展的表象來看看“迷你KTV”背后究竟有怎樣的故事。
圖表:迷你KTV圖片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KTV的創新?還是單純經濟模式的補全?
很多人說迷你KTV是KTV行業的創新模式發展,從KTV行業的微觀層面來看,的確是這樣,迷你KTV給日落西山的KTV行業注入了一劑藥量十足的強心劑,可以說硬生生將一個遲暮老人拉離了垂死邊緣,可是將這個圍觀往宏觀方面拉升一個層級來看,我們就可以發展,從最早期的微博、到15年開始火起來的手游、再到當下的迷你KTV、以及各種各樣層出不窮不同功能的APP,一大堆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用同一條線穿起來,在沒有完全統一說法和概念定義的情況下,我們姑且叫他為碎片經濟。碎片經濟與生俱來的經濟運行模式是碎片化經營管理模式。
所以,從最微觀的角度來看,迷你KTV的確算得上是對KTV行業模式的創新,但是在整個經濟大構架中,迷你KTV只是對碎片經濟模式的補全。
三、模式下的迷你KTV發展之路
微博已經成為當之無愧的社交類第一大軟件,穩穩占據碎片經濟中的龍頭地位;手游作為后來者毫不示弱,不論是市場規模還是用戶規模在僅僅一兩年的時間內便迅速拉升到毫不弱于微博老大的地步。迷你KTV的發展盡管有“燎原之勢”,但是整體上距離兩大巨頭還有天差地別。
我們來看看迷你KTV是如何一不小心蹭進這個模式環中的:
商場休息、飯前等待,影院等待這類空閑時間我們可以打開手機玩一把手游,什么王者榮耀啦,火影忍者啦,陰陽師啦,都沒什么關系;更早的時候,我們大部分選擇是各類社交軟件,包括微信、QQ、微博等。可是很少有人就打開唱吧之類的唱歌軟件大吼一通,畢竟為了唱一首歌而冒著被罵神經病的風險,不是誰都會去做的。可是在這類公共場合的空閑時間內,該類硬性化需求又是客觀存在的,當然不可能所有人全都去玩手游,也不可能全部都去玩微博,更不可能全部坐下發呆玩大眼瞪小眼,對KTV的硬性需求帶動了KTV模式的創新,即迷你KTV的誕生,直接對應用戶的需求而誕生的產品,市場規模的高速發展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圖表:微博、微信以及部分手游代表性圖片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迷你KTV從直觀上看去是對KTV模式的創新,更深層次來看,是整個經濟運行模式碎片化管理中的核心一環,各行業碎片化管理模式的整合可以構成一個小經濟運行閉環模式。一個人的碎片化時間可能是由游戲、唱歌塞滿;另一個人的碎片化時間可能是由育兒、餐飲塞滿,每個人的碎片化時間管理各不相同,各細分碎片經濟的市場結構也各不相同。從長期維度來看,碎片時間是有限的,這個小經濟模式的規模也是存在上限的,目前來看,小經濟的發展還處于總量的快速擴張,結構化競爭短時間內還不會特別嚴重,這也是為什么迷你KTV的市場規模高速擴張的因素之一。
先有微博,再有手游,后面迷你KTV也勉強算是趨勢之一,再加上各大不同種類APP更新換代的高速發展,基本上構成了當下的小碎片經濟環境。迷你KTV在這一模式的發展過程中盡管不是“排頭兵”,但是也占據了足夠的先行優勢,不僅在總量規模的競爭中保持優勢,還能夠為未來的機構競爭中打下堅實的根基。
注:以上內容來自于前瞻產業研究院《2017-2022年中國KTV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